-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与后现代文学比较汇
一、什么是现代主义文学?它诞生的背景是什么?有哪些流派?二、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它诞生的背景是什么?有哪些流派?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异同点有哪些?第一部分——什么是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产物,是1890年-1950年间流行于欧美各国的一个国际文学思潮。?一、现代主义诞生的背景在社会上,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联社会主义诞生的影响,因而欧洲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怀疑心态。在科技因素上,受到牛顿力学体系瓦解的影响,动摇了欧洲知识分子的宇宙观。在文化哲学因素上,尼采提出「重估一切价值」、「上帝死了」,使欧洲知识分子对古典哲学重新思考。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大背景下,欧洲的知识分子很难不去怀疑和否定传统。二、现代主义文学诞生的背景首先,我们要知道在现代主义出现之前,欧洲文学有两大传统文学流派,一是现实主义,一是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可以看做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转变后形成的。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是对传统浪漫主义的转变,其代表作有很著名的《道林格雷的画像》,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可以说走向一个极端,完全沉浸在象牙塔之中。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是对现实主义的转变,其中的代表作有很著名的莫泊桑的《羊脂球》,其文学创作的特点是:a.用生物学的观点写人。b.描写的繁琐性,醉心于对偶然现象的琐碎的描写。c.鼓吹无思想性。提倡要向实验科学家那样纯客观地记录事实,排斥创作的主体性。自然主义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是传统文学向现代主义文学转变的开端。三、现代主义文学的流派1.象征主义。意象派诗歌。这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大概有以下几个特点:
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它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
代表作家有庞德、艾略特。代表作品就是很著名的艾略特的《荒原》,还有那篇很多人都不知道想表达什么的庞德的《地铁车站》:
在地铁站?人潮中这些面容的忽现湿巴巴的黑树丫上的花瓣
2.表现主义。什么是「表现」?要理解这个看似简单的词需要知道一个文学传统。就是文学本质中的「表现论」和「再现论」的争论。「再现论」认为文艺是客观现实的再现。文学作品应该做的是去模仿世界,不注重对人情感的表达,大部分的「再现论」观点的支持者都是理性主义者,比如柏拉图。「表现论」认为文艺是作家心灵的表现。文学作品应该去表达人的感情和思想,不注重对现实的描写。大部分的「表现论」观点的支持者都是非理性主义者, 比如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性心理学,克罗齐的直觉主义。因此,我们从以上的论述可以大概猜出来,这个20世纪出现的表现主义,应该追求的是对于人情感、精神的表达。认为文学不应当去客观地记录现实,而应当去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情感。因此在作品上的特点就是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大量的变形和抽象化,时空错杂。代表作就是卡夫卡的《城堡》《变形记》。《变形记》就是写主人公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巨大的甲虫」,整部小说就是主人公从这个「甲虫」的视角去看待格里高尔一家人以及整个资本社会。卡夫卡在这里对生活进行了抽象和变形,给读者一种不真实但却深刻的印象。卡夫卡的作品没有明确提出什么主题,不同的读者因此会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其表现的是人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人失去自我就处于绝境。有的人认为这是表现资本社会对人的异化。但总的来说,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大量的变形和抽象化,这是表现主义文学的特点。3.意识流小说这是很著名的,恐怕是人尽皆知的现代小说流派。很多人认为其来源于佛洛依德的潜意识学说,但其实不完全对,佛洛依德的潜意识学说只是其一个理论来源,其还有一个不能被忽视的来源是柏格森的「生命—直觉主义」,这个学说认为理智都是不靠谱的,无法认识宇宙的本质的。人只有通过一种内在的体验,一种神秘的直觉方可把握这个世界。而意识流小说则秉承了这个主张。具体来说,意识流小说描写的是主观的心理现实而不是客观的社会现实,因此多描写人的意识活动。喜欢打破时空的秩序和区别。 喜欢自由联想,认为小说中主人公的意识流越是自由的,其小说越能显示出意识表现和深层含义。 不喜欢理性地去分析事物,而爱用非理性、非逻辑的思维方式。下面这个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非常具有典型意义:
小说描写主人公在一个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间,抬头看见墙上的斑点,由此引发意识的飘逸流动,产生一系列幻觉和遐想。主人公一会由斑点联想到钉痕、挂肖像的前任房客;一会从对斑点的疑惑联想到生命的神秘、思想的不准确性和人类的无知;一会从猜测斑点是一个凸出的圆形联想到一座古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