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电子课件 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电子课件 2.ppt

25 杜甫诗三首; 作者介绍 杜甫(712 — 770),字子美,唐代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自称 “杜陵布衣” “杜陵野老” “杜陵野客”。青年时期曾漫游三晋、吴越、齐赵等地,追求功名,应试不第。唐玄宗天宝十年(751),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十四载授河西尉,不就,旋改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杜甫困守长安 期间,尝居城南少陵附近,自称 “少陵野老”,世因 称“杜少陵”。安史乱起,曾陷贼中。肃宗至德二年(757)四月,杜甫自长安奔赴凤翔行在,授左拾遗, 故世称 “杜拾遗” 。旋因疏救宰相房琯,被贬华州 司功参军。后弃官流寓陇、蜀、湖、湘等地,所谓; “漂泊西南天地间” 。其间曾卜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人又称 “杜浣花”。因代宗广德二年(764)剑南 节度使严武表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 世称 “杜工部”。杜甫生当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 时期,他的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 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因此被誉为 “诗史”。他是我 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律;切精深,沉郁顿挫,被世尊为 “诗圣”。现存诗 1450 余首。有《杜工部集》行世。;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春 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石壕吏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 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 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望岳》的艺术特色 杜甫曾到过泰山之巅,但没有为此写诗。这是 30 年后他在《又上后园山脚》这首诗里提到的: “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 八荒。”“日观”即日观峰,位于泰山之巅的东南方, 是游人观日出的最佳处。以杜甫的才情,既已在此;“矫首望八荒”,再写几首决非难事,可他为什么不 写呢?我们不妨做点推测——用后人的眼光来看, 这大概是因为《望岳》一首已经写尽了泰山的形神,充分展示了诗人胸中才情,确实不需要再写了。我 们读这首诗,在领略泰山的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 同时,也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卓然独立的形象;特别 是读到它的末联,更使人浮想联翩,仿佛跟诗人一;道神游于泰山的绝顶之上,进一步感受到泰山的俯 瞰群山的气概,对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 负也就洞若观火了。正因为有如此深远的意境,这 首诗历来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在此,我们也不妨拿李白的《游泰山》组诗来 作比较。组诗共 6 首,480 字,可谓多矣,其中也 不乏佳句,但意境则稍逊一筹,原因是李白用寻仙 访道的眼光看泰山,把泰山写成了一个远离人间的 仙界,举例如下: “玉女四五人,飘飖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 我流霞杯。”(其一);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其二)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其三)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其四) “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其五)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其六); 李白长于想象,但这组诗给人的印象是泰山处 处都有仙人在,反倒有损泰山的现实风貌。前人曾 谓《望岳》可以 “俯视” 李诗,的确是不刊之论。; 2.《春望》的整体把握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 城)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 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今陕西富县)。 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 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 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 —— 凤翔县。 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 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 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 是原来那个样子;春 天降临到长安城,然 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司马光在 《温公续诗话》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