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规原理课件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综述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
一、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二、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
中国城市规划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几千年来,伴随着不同的社
会和政治背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几经演变:
1.西周——礼制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城市形制
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发展重要时代,形成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对于
城市形制也有相应严格规则。都城格局的基本要求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
它源自于西周时的“井田制”思想。由此衍生出的都城格局设计理念集中
体现在成书于春秋晚期的齐国官书《周礼·考工记》中的记载。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布局原则:
第一,皇宫必须安排在全城的中心
位置,这是都城格局的一个重心;
第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这是两个基本点;
第三,都城的道路必须按中轴线
对称铺开,形成经纬交叉式道路网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2.东周——多元化思想
既有与《周礼·考工记》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维护传统的社会等级
和宗教法礼,表现为城市形制的皇权至上理念;也有以管子为代表的变
革思想,强调“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廊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
自然至上理念 。
3.西汉以后——礼制思想
到了西汉的武帝时代,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儒家提倡的
礼制思想最有利于巩固皇权统治。礼制的核心思想就是社会等级和宗法
关系,《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城市形制就是礼制思想的体现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二)中国古代典型城市格局
1.唐长安城
作为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史上的奇葩,唐长安城市“大唐气息”的典型物
化体现之一。
(1)简介
在周、秦和汉三个朝代的800多年里,长安城附近一直是国家的政治
统治中心所在地。隋朝曾在汉长安的东南另建新城,唐朝取代隋朝后,
改名为长安城,经过几次大规模的修建,总人口达到近百万,面积近84
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的最大城市。 由于城市规划超前,其城市格局
历经三百年而未大动,形成宫城、皇城、郭城三部分组成,其中皇城占
全城面积的10%,近90%的面积留给了居民、商业、宗教及其它供供
活动。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2)城市布局特征:
第一,中轴线对称格局;
第二,采用方格网的
道路系统;
第三,居民住宅分布
采用坊里制,共有108个坊,
坊内的道路呈“十字型”或者
“一字型”。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3)与以往比较:
第一,打破了“前朝后市”的传统,将朝市位置互易。
第二,“官民不相参”,专设皇城,把中央衙制集中在宫城南的大街两
侧,以与居民住宅区别开;
第三,此前都城建设忽视商业集市。如汉长安城内宫殿占了全城面积
约三分之二以上,但是唐长安城宫殿、衙门只占全城面积10%。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2.元大都
从1267年到1274年,元朝在北京修建新的都城,命名为元大都。元大
都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都城的传统形制,是自唐长安城以后中国古代
都城的又一典范,并经明清两代的继续发展,成为至今存留的北京城 。
(1)简介:
元大都城呈长方形,总面积达50多平方公里。实测周长28600米,
南北长7400米,东西长6650米。北城墙在今安定门外土城一带;南城
墙在今东西长安街南侧;东西两侧在今东西二环路上。全城开有11个城
门,现在的朝阳门和阜成门就是元大都城的东门和西门。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2)城市格局:
第一,元大都城的中心是经实测后确定的,并于实地建了一座中心阁。
中心阁的位置是在今北京城内鼓楼以北。全城规划的中轴线,则南起丽正
门,穿过皇城的棂星门,宫城的崇天门和厚载门,经万宁桥(又称海子桥,
桥下即为通惠河的澄清闸,即今地安门桥),直达中心阁。在这全城格局的
核心地带筑有皇城,中轴线上安排着皇城中最主要的宫殿
第二,元大都城的格局准确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基本原则。左祖,也即太庙的位置是在皇城之东,今朝内大街以北;右
社,也即社稷坛,建于今阜内大街以北。元大都城的整个皇城即为前朝;皇
城坐北朝南,其“后市”商业区就在钟鼓楼什刹海一带。 第三,元大都城的主要街道呈南北向,与东西干道共同构成了五十个
坊。坊内的住宅坐北朝南,用于通行的胡同和小街则沿着南北大街的东西两
侧平行展开。相对的城门之间均有宽敞平直的大道。纵横交叉的街道宽窄有
明确的规定:胡同六步阔,小街十二步阔,大街二十四步阔。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3.明清北京城
(1)简介:
明朝北京城在元大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事件与概率(古典概率、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小题综合解析-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全国).pdf VIP
- (2025)小学生诗词大会竞赛试题及标准答案.docx VIP
- 临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谱系疾病与抗糖脂抗体相关性研究进展 .pdf VIP
- 2025年钛铁项目建设总纲及方案.docx
- AB-罗克韦尔PowerFlex755变频器操作说明.pdf
-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含课件.pptx VIP
- 2025诗词大会精选100题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小学诗词大会精选100题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