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走进孩子的心灵.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要走进孩子的心灵

教育要走进孩子的心灵 【案例】: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观赏。 一天早晨,幼儿园的一个4岁的小姑娘进入花房,摘下了那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的往外走去。同学们都诧异而又愤怒地望着她。 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校长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下的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小女孩害羞得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美丽的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 听了孩子天真地回答,校长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位校长就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分析】: 1、校园“潜”规则: 校园花房里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被一个4岁的小姑娘摘下拿走,“同学们都诧异而又愤怒地望着她”。 为何“诧异”?“诧异”是缘于不可理解,“她”把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摘下,一个4岁的女孩子,竟敢如此胆大。更有甚者,摘下花后,她却“从容的往外走去。”浑然不觉自己做错了事,“从容”走去,那份淡定、自得、旁若无人,显然大大伤害了爱花学生的“心”。这种损害公物的做法打破了校园“潜”规则——制度,自然引发了他人的“愤怒”。 2、“潜”规则的规则: 作为学校管理者,面对这种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处理?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弯下腰”“亲切”交流,并送给孩子“两朵花”。 “弯下腰”:体现了平等和尊重,哪怕面对的是孩子,一个4岁的小女孩。在课改进行了长达十年时间,我们反思一下过去,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弯下腰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孩子呢?而六十年前苏霍姆林斯基就在躬身践行这样的教育理念,我们难道不倍感汗颜吗? “亲切”: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正因如此,才真切地了解到孩子摘花的动机是源于孝心、爱心和诚信。“奶奶病重”,“有点不信”,而且是“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话语中透出稚气和天真,还有诚信——看过就送回来。她并不知道摘花的破坏性,不认为花摘了会谢,天真地认为送回来就会成为原样。 “两朵花”:当苏霍姆林斯基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并没有采取粗暴的方式责备或处罚孩子,而是真诚地赞赏孩子、呵护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大写的“人”,充分肯定孩子的“爱心”,并亲自摘两朵花予以奖励。这或许就是教育的真谛,“潜”规则的规则的真正内涵。 由是让我想起陶行知先生的“3颗糖”故事。大家的教育,以人为本,用甘露滋润心田,让教育走进孩子的心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