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8
黑龙江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课程名称: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设计题目:双闭环调速系统ASR和ACR
结构及参数设计(5)
姓名:刘铁生
学号指导教师:袁 明
成绩:
双闭环调速系统ASR和ACR结构及参数设计(5)
一、设计目的:
掌握用工程设计方法设计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加深对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理解。
二、设计内容:
有一个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采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装置供电,已知电动机数据如下:550kW,750V,780A,375r/min,Ce=1.92V·min/r,允许电流过载倍数1.5,主回路总电阻R= 0.1Ω,Ks=75,TL=0.03s,Tm=0.084s,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Toi=0.002s,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数Ton=0.02s,ASR最大最大给定值和输出限幅值为12V,ACR最大输出限幅值为12V。
设计要求:稳态无静差,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si≤5%,电机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sn≤10%,ASR按典型Ⅰ型系统设计,并取KT=0.5。
三、时间安排:
6.22—6.23 查阅相关资料;
6.24—6.25 按要求设计相关内容,完成设计文本
6.26 考核答辩
四、参考书目:
1.《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3版) 陈伯时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电力电子技术》(第4版) 王兆安 黄俊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3.《自动控制理论》 刘丁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4.《电机及拖动基础》(第3版) 顾绳谷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目 录
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20174 一、 绪论 PAGEREF _Toc20174 3
HYPERLINK \l _Toc4839 1.1 双闭环调速系统介绍 PAGEREF _Toc4839 3
HYPERLINK \l _Toc4884 1.2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PAGEREF _Toc4884 3
HYPERLINK \l _Toc11408 1.3 电流调节器的作用 PAGEREF _Toc11408 4
HYPERLINK \l _Toc21438 1.4 转速调节器的作用 PAGEREF _Toc21438 5
HYPERLINK \l _Toc32319 二、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PAGEREF _Toc32319 5
HYPERLINK \l _Toc28109 2.1 电流环结构框图化简 PAGEREF _Toc28109 5
HYPERLINK \l _Toc9311 2.2 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 PAGEREF _Toc9311 7
HYPERLINK \l _Toc14761 2.3 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计算 PAGEREF _Toc14761 8
HYPERLINK \l _Toc13498 2.4 电流调节器的实现 PAGEREF _Toc13498 10
HYPERLINK \l _Toc8428 三、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PAGEREF _Toc8428 11
HYPERLINK \l _Toc22931 3.1电流环的等效闭环传递函数 PAGEREF _Toc22931 11
HYPERLINK \l _Toc14235 3.2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择 PAGEREF _Toc14235 12
HYPERLINK \l _Toc18048 3.3转速调节器的参数计算 PAGEREF _Toc18048 13
HYPERLINK \l _Toc7176 3.4转速调节器的实现 PAGEREF _Toc7176 15
HYPERLINK \l _Toc23865 四、 心得与体会 PAGEREF _Toc23865 17
绪论
1 双闭环调速系统介绍
自70年代以来,国外在电气传动领域内,大量地采用了“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技术(简称KZ—D调速系统),尽管当今功率半导体变流技术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工业生产中KZ—D系统的应用还是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工程设计与理论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关于调速控制系统的分析、综合与设计问题。传统的研究方法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