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直流电机电枢绕组.pptVIP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直流电机电枢绕组

第二章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引 言;分类:直流电枢绕组有叠绕组、波绕组和混合绕组等三种类型。 本节主要说明单叠和单波绕组的组成和连接规律。 ;§2.1电枢绕组的一般知识 ;一、直流电枢绕组的构成;引入“虚槽”概念,设槽内每层有u个元件边,则意味着一个实际的槽包含了u个“虚槽”,而每个虚槽的上、下层依然只有一个元件边。图示为u=2,即一个实槽包含两个虚槽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实际槽数Z与虚槽数Zi的关系为 ;电枢绕组的特点常用虚槽数、元件数、换向片数及各种节距来表征。 因为每一个元件有两个元件边,而每一片换向片同时接有一个上元件边和一个下元件边,所以元件数S一定与换向片数K相等;又由于每一个虚槽亦包含上、下层两个元件边,即虚槽数也与元件数相等,故有 ;二、直流电枢绕组的节距 ;ε为使yl凑成整数的一个小数。通常,y1=τ称为整距元件;相应的,y1τ为长距;y1τ为短距。因为短距绕组有利于换向,对于叠绕组尚能节省部分端部用钢,故常被采用。 ;2.第二节距y2 在相串联的两个元件中,第一个元件的下层边与第二个元件的上层边在电枢表面上所跨的距离,称为第二节距。第二节距用y2表示,也用虚槽数计算。 ;3.合成节距y 相串联的两个元件的对应边在电枢表面所跨的距离,称为合成节距。合成节距用y表示,也用虚槽数计算。波绕和叠绕、单绕组和复绕组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合成节距上。所谓叠绕组是指:各磁极下的元件依次相连,后一个元件总是“叠”在前一个元件上。波绕组是指把相隔约为一对极距的同极性磁场下的相应元件串联起来,像波浪一样向前延伸。叠挠和波绕这两种联法,都能保证相串联的元件其电动势方向相同而不互相抵消。 对叠绕组 y=y1-y2 对波绕组 y=y1+y2;4.换向器节距yk 在换向器表面上,同一个元件的两个出线端所接的两个换向片之间所跨的距离,称为换向器节距。换向器节距用yk表示,其大小用换向片数计算. 由于元件数等于换向片数,每连接一个元件时,元件边在电枢表面前进的距离,应当等于其出线端在换向器表面所前进的距离,所以换向器节距应当等于合成节距,即 yk=y 规定yk0为右行绕组,yk0为左行绕组,左行绕组每一个元件接到换向片上的两根端接线要相互交又,亦较长(用铜较多),故较少采用。 ;§2.2 单叠绕组 ;电枢绕组中任何两个串联的元件都是后一个叠在前一个的上面的称为叠绕组。 每绕一个元件便在电枢表面移过一个虚槽的叠绕组称为单叠绕组 y=yk=±1。如果y=yk=+1,则绕组向右绕行,称右行绕组,见图a; y=yk=-1,则绕组向左绕行,称左行绕组,见图b。;一、节距计算 ;二、绕组连接表 ;三、绕组展开图 ;图中相邻两主极间的中心线,空载时线上在电枢表面处的主极磁场径向磁通密度为零, 称为电枢上的几何中性线。显然,在几何中性线上的元件边感应电动势为零,如元件边1、1;5、5,9、9;13和13都无感应电动势。 ;换向器和绕组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对于常用的端接对称的绕组,应使每一元件所接的两个换向片的中心线恰好与元件的轴线(元件两边跨距的平分线)重合。图中元件1的轴线与槽3的中心线重合,而元件1所接的两换向片1和2的中心线也恰好在槽3的中心线上。换向器的大小的画得与电枢一样,换向片宽等于槽距,换向片的编号与它所连接的上元件边的编号相同。这样,元件1的上元件边接到换向片1,下元件边接到换向片1+yk=1+1=2,再经过元件2而接到换向片2+yk=2+1=3,如此继续依次连接便得绕组展开图。 ;四、电刷放置法 ;无论整距、短距或长距元件,只要元件轴线与主极轴线重合,元件的电动势便为零。我们把这时元件所接两换向片的中心线称为换向器上的几何中性线。 ;电刷应放在换向器上的几何中性线上。对端接对称的元件,换向器上的几何中性线与主极轴线重合,因此电刷必须放在主极轴线下的换向片上,主极和电刷的空间位置都是固定的,因此这一放置电刷的结论十分明确,见图a。如果元件是不对称端接的,以致换向器上的几何中性线不与主极轴线重合,而是偏离后者一个角度,则电刷位置应相应地移过同一角度,见图b。 ;五、绕组的并联支路数 ;§2.3单波绕组 ;单叠绕组中一个磁极下的元件串联成一条支路,这时支路中相串联的元件电动势是同方向的。从这种观点出发,也可以把所有同样极性下的元件都串联成一条支路,这时两个相串联的元件的对应边相距(即合成节距y)约等于两个极距(2τ),形成如图所示的波浪形。这种绕组称为波绕组。 ;单波绕组元件的第一节y1与叠绕组一样,要求接近于极距τ。即 但合成节距y=yk接近于2τ而不能等于2τ。;因为当y=2τ时,由出发点串联p个元件而绕电枢一周之后,就会回到出发点而闭合,以致绕组无法继续绕下去,就换向片来说也是一样。如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