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1种能力叫践行有1种精神叫坚守
激 情 在 平 淡 中 绚 丽
咬定青山不放松
岁月激情
三十年的不老情
因为爱,所以无悔
——记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徐公社
本报记者 李小鸽
有的典型是靠宣传树立的;
有的人是靠自己站立起来的。
——采访札记
采访他真难。要不是记者“三顾茅庐”,他是不会同意报道他的。他很平淡;平淡的,不光是他的长相,还有他的心态。他说他生来就是“当牛”的命。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他的本职,没什么值得宣传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因为爱,所以懂得珍惜。
三十年前,他从走出陕西省卫生学校大门的那一天起,就毅然把自己人生的嘉年华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卫生事业。
三十年来,他不断的挑战自我,创新方法,以一个渭北汉子的韧劲,用崇高的职业精神,完成了一名普通“卫生战士”对自我的的塑造。正是他和他的同事们执在着的践行和付出,渭南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全省同行业内才实现了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对一个人来讲,却需要超人的自敛和坚守。
最初的选择,让他成就了一生的梦想。
这是一种朴素的情怀,但他将其演绎的楚楚动人。他说,一个人干任何事情完全在于一种状态在于一种激情,只有不断地把自己的心力和智慧投入其中,才能体会那种耕耘的快乐,收获那种奋进的充实,局外人是无法体会其中的快乐的。
这是一颗平凡的爱心,但他对其注入了浑厚的精神内涵。因为有了爱,他处事阔达宽厚。因为有了爱,他敬业隐忍。也是因为有了爱,他把自己主管的农村合疗、疾病预控、城市创卫,乃至业余文艺爱好视为自己的事业而孜孜以求。
三十年的忠诚坚守和认真践行,让他无怨无悔!
他就是刚刚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的渭南市卫生局副局长徐公社。1980年进入渭南市卫生防疫战线,三十多年来因其在工作中表现出卓越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被不断的破格提升,2005年从市健康教育所所长改任市卫生局副局长。 2010年1月,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授予“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称号——这是我市在陕西省卫生系统管理岗位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是他??2001年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之后的又一殊荣。
这不仅是一份崇高的荣誉,更是党和人民对他三十年不辍耕耘的奖赏!
?
夯实“合疗”根基
走进临渭区辛市镇大李村的卫生室,只见这里窗明几净,干净整齐。这里不但有标准的留观室,诊疗室,还有药房等设施。听说记者来采访他们的变化,该卫生室的主任就抢过话头:“要采访我们这里,我先给你们推荐一个人。咱市卫生局的徐公社副局长,他为我们的卫生室建设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对!对!对!上面政策再好,没有他蹲下身子一项一项的解难题抓建设,政策永远都在文件上。”说这话的是他们卫生院一个资历最深的老医生。
徐公社就这样被这些基层医护人员推进了记者的视线。
“村级卫生室就好像我们卫生系统这棵大树的根须,但目前却属于我市四级卫生网络建设最薄弱的一层,但却是最重要的一层。真正树立民生情怀,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的问题就是要夯实着根基。我们就是要织牢这一网底,让老百姓看病有保障。”徐公社精辟而认真的说。
这是徐公社的民生视角,也是他的履职情怀,更是他每一天的努力和实践。
但现实情况是,渭南市共有3221个行政村,因为长期的医疗和设施欠账,3221个村级卫生室普遍存在着“设备差、技术差、环境差”的现状。一方面是群众的埋怨,一方面是卫生所无奈的哀叹。村级卫生室因为没有病人而残喘度日,群众为看病受尽折腾怨声载道。这是作为主管副局长徐公社每次下基层时最疼心的面对,因为出身农家子弟的他有着切肤的感受。
现在改变农村医疗现状的机会来了。当他一年前作为主管副局长在省上开会获悉这一信息时,心情是异常的激动,“公共财政的阳光终于普照在农村基层。”谈及当时的心情,徐公社满面春风!
虽然是一个面对困难的乐观主义者,但健全村级卫生室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做起来谈何容易!然而,徐公社和他的同事们凭着燃烧的激情和坚实的步履,硬是让渭南市村级卫生组织建设提前一年全部完成了建设任务,成为全省受表彰的两个地市之一。基本实现了“疫情有人报、防病有人管、小病有人治、大病及时转”的农村医疗格局。
从政策宣传到基层医疗工作者的思想发动,从前期的统一规划到建设过程的质量跟踪,从最后的检查验收到补助政策的统一兑付,3221个行政村,3221个工作点,需要付出3221份操劳——徐公社和他的同事给社会,给人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年时间,我市3000多个村庄的群众都拥有了一所60平方米以上属于自己的标准化卫生室;
一年时间,我市完成了3000多个村卫生室人员、医疗设备的培训和配备。
一年时间,我市兑现了对每个村卫生室补助一万元的承诺。
还是在一年内,我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