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章产生有机酸和醇类的微生物
第四章 产生有机酸和醇类的微生物;5.1 乙 酸;2.溶剂
3.乙酸酯的合成
4.乙酸盐
5.杀菌剂——乙酸和乙酸钠常用于控制面包生产中由真菌引起的发粘现象。最近还用于含水量较高的谷物的保藏,乙酸和丙酸的混合物对红曲霉、青霉菌和曲霉菌等有杀菌作用。含水量高达27%的谷物用乙酸和丙酸的混合物处理,可保存145天而不受霉菌感染,否则谷物在1周内就会变质。
6.合成卤代乙酸;5.1.2 产生乙酸的微生物
醋酸菌是指氧化酒精生成乙酸的细菌的总称。它属假单胞杆菌科,是需氧细菌的代表。醋酸菌的主要作用是氧化酒精生成乙酸,某些醋酸菌能继续氧化乙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醋酸菌的形态为短杆或长杆状细胞,单独、成对或排列成链状,有时几条链平行排列成指级状,细胞大小为1—37μm×0.2—0.5μm。
醋酸菌的分类方法有多种,1978年,柳田腾治氏根据醋酸菌对维生素要求和对有机酸的同化性,将食醋酿造的优良菌株分为两个属,即醋酸杆菌属和葡萄糖杆菌属。
醋酸杆菌属,现已发现有53种,它们的特点是:氧化乙醇;生成乙酸,不氧化葡萄糖,不需要维生素,能同化主要有机酸(特别是对乳酸、琥珀酸同化力很强)。
葡萄糖杆菌属现已发现有8个种,它们的特点是:能氧化酒精生成乙酸,但氧化能力很弱,它们不再分解乙酸为二氧化碳和水,能利用葡萄糖生成葡萄糖酸,需要维生素,对主要有机酸几乎都不能同化。
几种酿造食醋常见醋酸菌:
1.奥尔兰醋酸杆菌
属葡萄酒醋酸菌属,是法国奥尔兰地区由葡萄酒生产乙酸的主要菌株,它能产生少量的酯,生酸能力较小,最大产酸量为2.9%,但有较强的耐酸性。菌体大小为:;0.3—0.4μm×1.6—2.4μm。生长最适温度30℃,最高温度39℃,最低7—8℃。; 4.产醋醋酸杆菌
产醋醋酸杆菌是德国哈斯雷醋厂使用的菌株,为速酿醋酸菌。此菌能产生大量的乙酸乙酯,给食醋以葡萄酒的芳香。但该菌体产酸量较低,又可氧化乙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菌体大小0.1—0.2μm×1.2—1.4μm。最适生长温度33℃。; 6.恶臭醋酸杆菌
为啤酒醋酸菌。此菌在液面能形成皱折皮膜,菌膜沿器壁上升,溶液不混浊。该菌株最高产酸量为7%—9%,耐酒精8%以下,并能继续分解乙酸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最适培养温度28—30℃,最适pH3.5—6.0。; 8.胶质醋酸菌
为葡萄酒醋酸菌,能在酒醪中繁殖,致使酒醪酸败变粘。该菌生酸速度慢,又分解乙酸,并能生成大量粘膜,称为“醋母”,使乙酸产生腐败的坏味。此菌在所有的醋厂都为有害菌。;另一株是沪酿1.01。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酿醋厂,仍然利用天然醋酸菌进行自然发酵,开放式的操作必然会有天然醋酸菌侵入,致使产品质量不够稳定。; 1.食品工业 大量用于食品酸化添加剂,特别是软饮料和糖果。加入硬糖中能增加酸味,还有助于使蔗糖转化为单糖类,可避免因蔗糖溶解度小而结晶成粒。食品中加入柠檬酸还可控制适当pH。
2.药物 柠檬酸可与水中的碳酸盐作用生成二氧化碳(发泡)和柠檬酸盐,有助于药物的有效成分快速溶解,还可增加某些泻药和麻醉药的溶解作用,并可改善口味。柠檬酸盐还是血液的抗凝剂。
3.化妆品 含柠檬酸的洗发液能使头发具有光泽且富有弹性。可与铬矾、糊精、甘油和氧化铵等配制成固发液。; 4.洗涤剂 柠檬酸盐有很好的洗涤剂性质,作为添加剂能取代磷酸盐配制易于生物降解的洗涤剂,以避免富磷化污染环境。
5.其他工业用途 二氧化硫吸收剂、油井处理剂、纺织助剂、金属清洁剂、烟草添加剂和废水处理剂等。
柠檬酸是我国发酵工业的一个大行业,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柠檬酸生产国,出口量历来处于我国生物技术产品的最前列。;5.2.2 产生的菌类
淀粉质原料:黑曲霉(生产菌为其变种)。
烃类原料:假丝酵母; 1974年,上海工业微生物研究所采用酸性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柠檬酸产生菌。并经60Coγ射线诱变,获得我国柠檬酸生产中的第二代菌种黑曲霉D353,1977年筛选获得第三代高浓度薯干直接深层发酵新菌种黑曲霉5061。1979年筛选获得第四代生产菌种黑曲霉3008。1982年推出第五代生产菌种Co827。目前大多数工厂仍使用此菌种生产。
石油原料柠檬酸发酵的研究以日本、美国的研究报道占多数。以正烷烃为原料,采用解脂假丝酵母发酵,产酸达18.3%,转化率155%。其缺点是发酵液中异柠檬酸含量较高。但以烃类作基质,因其安全性而不宜做食品或美容品等的添加剂。 ; 目前已知很多微生物能产生柠檬酸,特别是霉菌,尤其是黑曲霉,但生产上用的是其变种。一些细菌如石油节杆菌、棒状杆菌,局限青霉的一些种。假丝酵母的一些种可以烃类为原料产柠檬酸。; 乳酸本身可用做消毒防腐剂。工业级乳酸用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3讲:近现代西北少数民族.ppt
- 第3课告别野蛮1.ppt
- 第3讲:汉字与中国文化.ppt
- 第3课捅马蜂窝课文.ppt
- 第3课_心灵的慰籍.ppt
- 第3课《两个外国美术流派》.ppt
- 第3课第1节自己的是自己干上课稿.ppt
- 第3课时往来在区域之间.ppt
- 第3课艺术字的相关操作.ppt
- 第3课美丽的图形.ppt
-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数字化教学画像构建与教育隐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政治课堂辨析式教学策略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2025:传统银行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百货商场数字化运营风险管理与顾客忠诚度研究报告.docx
- 公司生产控制程序流程图.pdf
- 2025年乡村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创新实践.docx
- 传染病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房地产行业2025年节能减排路径及实践案例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医疗行业健康管理与保险结合的创新模式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