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 中国医科大学网站.ppt
第四章固有免疫细胞; 本章教学大纲
【目的要求】
1. 掌握 主要参与天然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的种类、表面标志和受体,以及各类细胞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2. 熟悉 固有免疫细胞的来源及发育。
3. 了解 血小板、红细胞及内皮细胞的主要作用。
;【教学内容】
1.主要参与天然免疫应答的吞噬细胞,NK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B1细胞、NKT细胞和γδT细胞。
2.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命名,巨噬细胞重要的膜分子及巨噬细胞的免疫学功能,中性粒细胞的膜分子及功能。
3.NK细胞毒细胞的来源和发育,NK细胞受体,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4.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分布,受体活化方式及功能。
5.嗜酸性粒细胞、B1细胞、NKT细胞、γδT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及内皮细胞的主要免疫学作用。 ;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分为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和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i)应答。
1. 固有免疫应答 即刻发生应答,没有潜伏期,识别和排除所有类型的抗原。
(1)主要参与细胞:吞噬细胞(phagocyte)、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肥大细胞(mast cell)、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 granulocyte)以及其它细胞(NKT、γδT细胞和B1细胞?)。
(2)主要参与分子:补体(complement)、溶菌酶(lysozyme)和急性期蛋白(acute-phase proteins;APP)等。; 2. 适应性免疫应答 大约有7-10天的潜伏期,识别和排除TD-Ag。
(1)主要参与细胞:T细胞、B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
(2)主要参与分子: 抗体;第一节 吞噬细胞;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一)模式识别受体
1. 简介 1989年,美国免疫学家Janeway提出模式识别理论,认为某些病原体或其产物共有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这种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称为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PAMP)。PAMP能被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即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所识别,以保证免疫识别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2. PRRs分类 PRRs可分为Toll样受体(TLRs);清道夫受体(SRs)和甘露醇受体(MR)。; (1) TLRs
1) TLRs基本结构:人类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现已确认的有 10个 。TLRs分子均为I型跨膜蛋白,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三部分组成。
1) 胞外区:由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区
(Leucine-rich repeats, LRRs) 组成。
2) 胞内区:与IL-1受体(IL-1R)胞内段有很高的同源性,称为TIR结构域(Toll/IL-1 receptor homologous region, TIR)TIR是一保守结构,其中包括3个保守盒(conserved boxes)。; TLRs的定位 ; (2)清道夫受体: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SR)表达于巨噬细胞表面的清道夫受体,可识别G-菌脂多糖、G+菌磷壁酸、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细胞膜内侧面翻转到胞膜外侧面的磷脂酰丝氨酸等,参与对某些病原体及丧失唾液酸的陈旧红细胞和某些凋亡细胞的清除。; (3)甘露糖受体: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 MR)甘露糖受体有C型凝集素结构域,借此能与广泛表达于病原体细胞壁糖蛋白和糖脂分子末端的甘露糖和岩藻糖残基(即相应配体)结合,产生吞噬作用。 ;PRRs;PRRs;PRRs; (二)调理素受体
主要包括 IgG Fc受体(FcγR)和补体受体(CR1)。
1.IgG Fc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 特异性IgG抗体可与相应病原体结合成复合物,抗体的Fc段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Fcγ受体(FcγRI)结合,从而增强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此效应即IgG介导的调理作用。 ; 2.补体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 补体激活可产生某些活性片段(如C3b或C4b),它们可与病原体结合,并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流程PPT课件.pptx VIP
- (完整版)土建工程师招聘笔试题和答案.pdf VIP
-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pptx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_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pdf VIP
- 2025年班组长成本绩效管理能力竞赛考试题库资料500题(含答案).pdf VIP
-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流程PPT课件.pptx VIP
- 六安市霍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医防融合的课件.pptx VIP
- 生物大分子中IPTG的含量测定方法.pdf VIP
- 意识形态工作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