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鉴赏诗歌的形象(1草1木总关情)
一草一木总关情;知识链接;高考真题速递;高考真题速递;高考真题速递; 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又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我们要通过形象来挖掘探寻诗人的情感心志。;1、作品中的人物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抒情主人公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地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答: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外清高孤傲,卓然独立的形象。
;实例解析;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
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
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考真题演练; 2、关注人物形象特点;(08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中归去! ;鉴赏人物形象的解题步骤;鉴赏人物形象的解题步骤;实战练习;实战练习;实战练习;实战练习;实战练习;常见人物形象;高考真题速递;2、谪客
文人骚客被贬谪到偏远之处,多有羁旅行役之作,往往借景抒情,抒发贬谪之悲,飘泊之苦、怀才不遇之感,宦海沉浮之叹。;(08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注】 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1)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答: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浮沉宦海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3、游子
辞故土,游异乡,睹物而伤情,顿生亲人之思、家园之恋。明月、笛声、草木花卉,乃至季节更替都会触发其内心情感。;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 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⑴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答: 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4、隐士
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赞美田园美好,吟咏情性。相关的意象常有菊花、青松、钓客等。;5、闺妇
闺妇独守空房,每在夜深人静之际或季节更迭之时,别离的苦情、对游子的思念、凄冷寂寞的悲伤或美人迟暮之感便油然而生,另外还有作者假托思妇闺情寄寓自己人生感慨的。;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河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秋逼暗虫通夕响”一句在整首诗中起到哪些作用?
答:照应诗题;表现秋虫鸣叫时间之长;暗示主人公彻夜不眠;衬托主人公离情萦怀和难耐的寂寞。
(2)“漫漫轻云露月光”,一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诗中主人公是什么人?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