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_学_基_础_理_论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_学_基_础_理_论新

法 学 基 础 理 论 ;目 录;第一章 法学导论;第二章 法的本体;第三章 法的起源与发展;第四章 法的运行;第五章 法的价值与功能;第六章 法与社会;第一节 法学的概念与体系;二、法学体系 1、法学体系的概念 法学体系:是指由法学各个分支学科构成的有机整体 2、法学体系的划分 (1)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 (2)国内法学、外国法学和国际法学 (3)部门法学和边缘法学 (4)法律史学和比较法学 ;法医学著作 ;第二节 法学体系中的法理学;第三节 法学的历史发展;古罗马五大法学家; 3、近、现代西方法学的发展 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法学的极大发展。近、现代法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学派林立。 西方法学的发展历史表明:政治上的民主和经济上的繁荣是法律和法学得以发展的基础 ;二、中国法学的历史发展 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法学是近代以后受西方思想影响后才有的。1949年建国后,则推行马克思主义法学。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在十九世纪中叶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而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以往法学的根本区别: 1、对法与经济的关系的认识不同 2、对法所体现的意志的认识不同 3、对法的发展的认识不同 ;第四节 法学教育与学习方法;二、法学的学习方法 1、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基本知识和理论 2、密切关注国家的立法、司法动态和相关的 学术动态 3、深入实际,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第一节 法的概念;二、法的特征 1、国家创制性 即法是由国家创制的。 2、国家意志性 即法的内容体现着国家的意志。 3、普遍适用性 即法在其创制者的权力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4、权利义务性 即法以权利义务为其主要内容。 5、国家强制性 即法以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 ;三、法的本质 1、法的初级本质:国家意志性 即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2、法的二级本质:阶级意志性 即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 3、法的终极本质:物质制约性 即法的内容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第二节 法的渊源与效力;二、法的分类 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2、根本法和普通法 3、公法与私法 4、国内法与国际法 5、实体法和程序法 6、一般法与特别法 ; 三、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即法所具有的约束力 1、法的效力范围 (1)法对人的效力,即法适用于哪些人 在我国,法的对人效力为: ① 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一律适用中国法律,外国人、无国籍人在中国境内也应适用中国法,但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除外 ② 对在中国境外的中国公民,除中国法律明确规定应适用中国法外,一律适用所在地法;( 2 )法的空间效力 法的空间效力,是指法在哪些地域具有效力 从国家之间的关系而言,一国所立之法适用于该国主权所及的全部范围;就一国内部而言,除法自身明文规定其适用的区域外,中央机关所立之法适用于全国,地方机关所立之法只适用于该地方;(3)法的时间效力 法的时间效力:是指法的效力的起止时间以及法对其生效前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力 在我国,法的效力始于实施,终于废止,一般不具有溯及力 ;2、法的效力冲突及其协调 法的效力冲突:是指不同的法律规范在内容上的矛盾 解决法的效力冲突的原则和方法: (1)法的位阶不同时,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2)法的创制主体相同时,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 (3)法的创制主体不同或法的种类不同时,则由有权的机关裁定 ◆具体见《立法法》第五章“适用与备案”的规定 ;第三节 法律规范与法律体系;二、法律规范 规范:是用于衡量事物的标准,包括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 法律规范:是法律上规定的人们的行为准则。它主要以赋予人们权利、义务和责任的方式表现出来 ;1、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法律规范在逻辑上的构成要素及其构成方式。 ( 1 )前提条件 即法律规范适用的条件和情况。 ( 2 )行为模式 即法律规范中具体要求人们如何行为的部分。包括可以做、应当做、禁止做。 ( 3 )法律后果 即法律规范中规定的人们遵守或违反行为模式而带来的法律上的后果。;例1: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 例2: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例3: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 例4: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2、法律规范的分类 ( 1 )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权义复合性规范 分类标准:法律规范的调整方式,即行为模式的内容 ①授权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可以为或不为某种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