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结构.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换结构

按结构功能,转换层可分为三类:1.上层和下层结构类型转换。多用于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它将上部剪力墙转换为下部的框架,以创造一个较大的内部自由空间。2.上、下层的柱网、轴线改变。转换层上、下的结构形式没有改变,但是通过转换层使下层柱的柱距扩大,形成大柱网,并常用于外框筒的下层形成较大的入口。3.同时转换结构形式和结构轴线布置。即上部楼层剪力墙结构通过转换层改变为框架的同时,柱网轴线与上部楼层的轴线错开,形成上下结构不对齐的布置。 另一个分类:(1)框架转换:对上部框架柱的转换;由于转换层上下的侧向刚度比不大,所受的地震力(地震剪力)改变不大,在转换层应力集中不剧烈,故其抗震措施可比《高规》的规定适当降低。 (2)框支转换:对上部剪力墙的转换;由于剪力墙的侧向刚度比框架柱的刚度大很多,剪力墙所受的地震力(地震剪力)要比框架柱的地震力大很多,就会在转换层产生一个较大的应力集中,应采用有效的抗震措施。 地震力:对结构而言是一种水平力,刚度越大这种力愈大(与同重量越大惯性力越大),这种力反应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层间剪力。 对框架转换的理解 规范的一些理解:转换层为结构不连续层,一定要设为薄弱层 ,转换层需乘以一个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在分析与设计参数中,定义转换层层数,按薄弱层调整,地震剪力放大系数填多少,(a1)对于一般的框架转换,仅按《抗规》3.4.4.2的规定乘以1.15倍的系数,仅对相关部位采取必要的结构措施,及定义转换构件 (a2) 对于重要的框架转换,参照框支转换采取适当的加强措施,按《抗规》3.4.4.2的规定乘以1.15倍的系数,定义转换构件并按《高规》3.9.3部分框支剪力墙中框支框架的抗震等级来定义转换构件的抗震等级。 pkpm实验 不定义转换框梁,弯矩图 剪力图 不定义转换次梁, 弯矩图 剪力图 定义转换框梁,弯矩图 剪力图 定义转换次梁 弯矩图 剪力图 定义转换梁,人工调整二级抗震, 弯矩 剪力图 定义与非定义转换柱的区别 配筋 * 弯矩和剪力的改变都不大,但是从配筋上看,配筋还是有较明显的改变。 通过比较:(1)我们发现,提高转换构件的抗震等级(转换梁)可以提高构件的剪力、弯矩设计值。(2)我们发现,在抗震等级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定义了转换构件以后,虽然在剪力和弯矩图上面没有看到变化,但是配筋会有改变,大致增大在25%左右,《抗规》3.4.4.2.1的规定乘以1.25~2.0的增大系数吻合。---------《高规》10.2.4规定,特一、一、二级转换结构构件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内力应分别乘以1.9、1.6、1.3的增大系数。此条与《抗规》3.4.4.2.1的规定乘以1.25~2.0的增大系数吻合。 广东省《高规》补充规定DBJ/T 15-46-2005中规定,当建筑物上部仅部分柱不连续时,属于一般的转换结构,可仅加强转换部位楼盖,但转换托梁的安全储备应适当提高,内力调整系数不宜小于1.1,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框架转换中pkpm人为操作的地方(a)指定转换层,转换层指定为薄弱层,地震放大系数1.15(b)指定转换托梁,不需要改变抗震等级;因为指定转换托梁后梁配筋会增大(c)指定转换柱——与转换框梁相连的柱 规范对转换构件的一些规定: 转换柱(a)截面宽度,非抗震时不宜小于400且不宜小于转换梁跨度的1/15,抗震时不宜小于450且不宜小于转换梁跨度的1/12。(b)抗震设计时箍筋应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子复合箍,沿全高加密,直径不应小于10,间距不应大于100和6倍纵向钢筋直径的较小值。(c)柱内全部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4.0%。 转换梁(a)要大于上部柱子的宽度的50(b)转换梁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特一、一、二分别不应小于0.6%、0.5%和0.4%,大于三级以上时按0.4%左右要求配筋。(c)应沿腹板高度配置腰筋,不宜小于12,间距不宜大于200(d)梁的上部筋应50%通长。 框架转换结构的一些设计要点(a)转换柱子的轴压比应控制在小于0.6,最好不要超过;(b)转换层上下质量中心宜接近重合,(c)转换层板厚不应小于150,双层双向配筋,配筋率不小于0.25%(d)转换梁要比上部托柱的柱宽大于50(e)由于托梁上部托的是空间框架柱,柱底要受到两个方向的弯矩,故宜在托梁上布置次梁,来平衡这种弯矩。(f)对于转换结构的直升柱截面不应有较大的削弱,最好控制在100以内。(g)转换梁的剪压比 RreVmax/βcfcbho≤0.15;Vma≈(0.6~0.8)G 对剪力墙转换的理解 框支转换:对上部剪力墙的转换,一般称之为框支转换;在框支转换中,不仅改变了上部剪力墙对竖向荷载的传递,而且将上部刚度很大的剪力墙传到下部刚度小的框架柱上,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