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杂果(杏-李)苗木繁育技术的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杂果(杏\李)苗木繁育技术的论文 作者:王绍全 张美胜 周维冲   摘要介绍了小杂果(杏、李)苗木繁育技术,主要包括砧木苗培育、嫁接、接后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小杂果(杏、杂)的苗木培育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小杂果;苗木繁育;砧木苗培育;嫁接;接后管理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小杂果(杏、李)生产得到了重视,发展较快[1,2]。笔者根据多年的育苗实践经验,总结出了杏、李苗木繁育技术,现简介如下。   1砧木苗培育   1.1种子选择与处理   砧木种子选用河南省卢氏县山杏种。该杏种与杏、李品种嫁接亲合力强,生长快,适应性强,抗寒、抗旱、耐涝,且根系发达,侧根较多,抗病能力强。先将种子用清水淘洗,捞去漂浮的杂质和秕种后与湿沙混合。用水洗净沙并用0.5%多菌灵消毒,湿度以手握成团、一松即散为宜,沙量为种子体积的3~5倍。当年11月,选择地势干燥、不易积水的背阴处,挖深50~60cm沟(长、宽依所藏种子数量而定),沟底先铺厚10cm的湿沙,然后把混入湿沙的种子放入至沟沿10cm处,垒成丘状,以利排水。沟内每隔1m左右竖埋1个草把以保证通气。种子沙藏期间,经常检查温度、湿度,并防鼠害。.春暖时需翻动1~2次,以防下层种子发芽或霉烂。2月底或3月初,取出沙藏种子,筛去沙子,用清水浸泡15h左右(已发芽的种子可以挑出),然后每天用60℃的温水将种子淘洗1次。待种子裂嘴出芽50%以上即可播种。   1.2整地播种   育苗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或二合土,切忌重茬。冬前或早春进行土壤深翻,施土杂肥37.5 t/hm2以上、硫酸亚铁300kg/hm2、过磷酸钙750~1 125kg/hm2,尿素375kg/hm2、呋喃丹75kg/hm2,翻耕后整平。3月上旬即惊蛰前后播种,用种量225~300kg/hm2。采用宽窄行条播,宽行50cm,窄行25cm,畦区宽120cm,开沟做畦,沟深15~20cm,株距15~20cm,点种,每穴1~2粒,覆土厚4~5cm,覆盖地膜后,沟内放水至渗透畦后即可。   1.3苗期管理   当山杏种芽出土2~3片真叶时,在地膜上打孔放风,时间在10时前或16时后,放风3d小苗露出后,用土将孔盖平。4月上旬,当苗有2~3片真叶时,及时间苗移栽、补植,移栽前先灌水,移苗时根系带土,有利于成活。移栽结合间苗进行,苗木随挖随栽,最好在阴天或傍晚进行,栽后立即浇水。留苗不能过密,一般留15万株/hm2左右为宜。自4月下旬开始,每隔10~15d进行追肥、松土各1次,施尿素150 kg/hm2;当砧木长至15cm时去除地膜,每7~10d喷施叶面肥1次。及时防治病虫害,发现立枯病时,喷施0.2%的多菌灵,或用0.1%的甲基托布津菌液灌根。   2嫁接   2.1接穗准备   接穗选择优质、丰产、生长健壮幼树上木质化充实的当年生发育枝。将采下的枝梢立即剪除叶片,以减少水分蒸发(剪叶时要保留1cm左右的叶柄,便于嫁接操作和检查成活)。将接穗放置阴凉处,成捆直放,下端用湿沙培好,上端注意喷水保湿;带至田地嫁接时,可将接穗放入盆或水桶内,水盆中放入少许的水(深5~10cm),上下用湿布包严,再放到遮荫处,随接随取。嫁接前3~4d灌溉松土1次,以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   2.2嫁接方法   6月中旬至7月中旬,当砧苗径粗达0.4cm时进行绿枝嫁接(劈接)或“丁”字形芽接[3]。一是绿枝嫁接。选好接穗,在接穗枝条下端饱满芽以下0.5~1.0cm处两侧,用锋利刀片削长2~3cm的双楔面,而后在饱满芽上端0.5~1.0cm处截取。将砧木距地面10~15cm处剪断,用刀片于断面中央劈一垂直接口,深1~2cm;再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对准形成层,最后用1.5cm宽塑料薄膜连同接穗顶端绑扎,露出芽和叶柄。二是“丁”字形芽接。在接芽上部1cm处横切1刀,深达木质部,再于芽下1cm处向上斜削1刀,取下芽片。在砧木离地面10cm高度横切长1cm刀口(接口下必须保留4~6片功能叶),深达木质部,再于横刀口中向下切1刀,将皮层拨开插上接穗,芽上面与砧木横刀口对齐,用塑料薄膜扎紧,只露叶柄。   3接后管理   3.1补接与解绑   嫁接后7~10d进行成活情况检查,凡是接芽保持新鲜状态或芽腋上的叶柄用手一触即落,说明接芽已经愈合成活。相反,说明嫁接未成活,需立即补接。嫁接成活后即可解绑(过早解绑容易风折,影响成活,解绑过晚又会影响嫁接芽萌发生长,一般在接后20d左右解绑)。芽接成活解绑后,及时将接芽以上的砧木部分剪除,要求剪口距接芽0.5cm左右,并向接芽对面稍倾斜,这样剪口容易愈合[4-5]。嫁接后砧木萌发力很强,要及时除荫,以免影响苗木生长。除萌要紧靠基部抹除,以防止再生萌蘖。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