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幻灯片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禽流感幻灯片PPT课件

;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传染病。由于病毒毒力和宿主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致,可以表现急性败血症死亡,也可以表现呼吸道症状或隐性感染。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定为一类传染病。; 禽流感1878年首先发现于意大利。1900年根据病原体的滤过性而认为是病毒。1955年证明其属A型流感病毒。 上世纪90年代初之前确定的大暴发有8次 即1959年苏格兰(H5N1)、1967年英国(H7N3)、1957年澳大利亚(H7N7)、1979年英国(H5N2)、1983年冰岛(H5N8)、1983年美国(H5N2)、1985年美国(H7N7)、1991年冰岛(H5N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禽流感的暴发报道 1994年澳大利亚(H7N3)、1995年巴基斯坦、1994年墨西哥(1994年为低致病性的H5N2,1995年初为高致病性的H5N2)、1999年意大利(H7N1)。 ; 1984年首次在北京某鸡场发生禽感。 1992年以来从鸡、鸭、鹅、鹌鹑中分离到H9N2、H3N2、H4N6、H1N1、H3N8、H5N1、H14N5等亚型。 1994年以来在我国广东、广西、四川、南京、江西、新疆等地先后有发生本病的报道。 目前,AI已在我国较普遍存在,并造成不同程度危害。 ;一、禽流感病原及其特点 二、禽流感的流行病学 三、临床症状 四、病理变化 五、病理组织学变化 六、诊断 七、预防与控制;;; A型禽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 1.形态结构 典型的病毒粒子为球形,直径80-120nm,有时(分离时)呈丝状等多形态,具有囊膜,囊膜上有棒状血凝素(HA)和蘑菇状神经氨酸酶(NA)。目前已证实A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有16种(H1-H16),神经氨酸酶有10种(N1-N10)。 ; 2.血凝特性 可凝集鸡和某些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可凝集马、驴、猪、羊、牛、鸡、鸽、豚鼠和人的红细胞,不凝集兔红细胞)。; 3.变异特性 变异原因主要有四种: (1)抗原漂移 仅发生在亚型内,由编码HA和NA蛋白基因发生点突变引起,导致病毒新变种的出现。 (2)抗原性转移 指两种不同亚型的病毒同时感染宿主细胞时,基因组的8个RNA片段发生重组,理论上可产生256种遗传学上不同的子代病毒,这种活性称为遗传重组,导致抗原变化叫抗原性转移。这样导致新亚型出现。;(3)缺损干扰颗粒 指在病毒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比标准病毒略小,多形态性更强,缺少病毒最大RNA片段,只有血凝性而无感染性的病毒颗粒,也称为“不完全病毒”,它能干扰正常病毒的复制,导致病毒出现不同程度的抗原变异。 (4)RNA重组 近年发现于病毒负链RNA分子内的重组现象,在感染细胞内,细胞mRNA插入替代部分HA的片段,而使子代病毒获得致病力,这种方式比较罕见,但提供了病毒快速进化的一种模式。 ;4.致病性 AIV对禽类的致病性多种多样,随病毒种类、品种、性别、间发感染并发症、周围环境及宿主免疫状态而不同,其毒力及其他生物学特性与抗原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即或是同一病毒其病原性也会因不同禽种而异,有时同一毒株仅由于生物学性状略有差异而导致对同种禽类的致病性也有差异。即不同亚型致病性不同,其中H5、H7多为高致病性,其余多为低致病性;同一亚型的不同毒株致病性也不一样。 ; 5.体内分布 存在于病禽所有的组织和分泌、排泄物中,在分离病毒时,急性期采取肝、脾和脑样本为好。 6.培养特性 在多种动物的原代和继代细胞培养增殖良好,最常用的是鸡胚成纤维细胞。易在9-11日龄的鸡胚中生长,某些毒株可引起鸡胚死亡,皮肤、肌肉充血、出血。; 7.抵抗力 (1)对外界环境有很强抵抗力 在自然条件下存在于组织、分泌物或排泄物中的病毒,由于受到有机物的保护,对外界有很强的抵抗力,如在骨髓中可存活303d,肉中287d,冰冻胴体中447d,血液中30d,雏鸡绒毛中240d,成鸡绒毛中18d,嗉囊内容物3;(2)对热敏感 56℃ 30min,60℃ 10min被灭活,阳光直射40-80h可灭活,在4℃可保存数周,-70℃或冰冻干燥后可长期保存,组织中病毒在含有50%甘油盐水保护的情况下,保存在0℃下其活性可保存数月,最适pH值为7.0-8.0,但具有耐酸性。 (3)对消毒药敏感 对脂溶剂如氯仿等敏感,能被紫外线灭活,常用消毒药能很容易将其灭活。 ;1.易感动物 (1)自然宿主: ①火鸡、鸡、鸭、鹅、海豹 ②野生鸟、野生水禽、候鸟 ③其它动物(人、猪) (2)实验室宿主: 在人工感染的条件下,猪、雪貂、猫、水貂、猴等均可受感染。; 2.传染源 隐性带毒禽、病禽及康复带毒禽。 3.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水平传播,污染水源的传播很重

文档评论(0)

maxm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