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肺气肿PPT

肺气肿 ;肺气肿分四种类型: 1、老年性肺气肿 2、低偿性肺气肿 3、间质性肺气肿 4、阻塞性肺气肿 ;【病因】 一 吸烟; 二 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三 空气污染; 四 感染;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1、由于支气管的慢性炎症,使管腔狭窄,气管不完全阻塞,残留肺泡的气体增多,肺泡过度充气。 2 、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软骨,使其失去支气管壁的支架作用,吸气时支气管扩张,吸气时气体易进入肺泡,呼气时支气管过度缩小、陷闭,阻碍气体排出,肺泡的气体增多,肺泡过度充气。 3、肺部慢性炎症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损害肺组织和肺泡壁。 4、肺泡壁的毛细血管受压,血供减少,肺组织营养障碍,使肺泡壁弹性下降,促使肺气肿形成。 ;;二、体征 视诊: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 触诊: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 叩诊:呈过清音, 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并发感染时有湿罗音,剑突下搏动提示早期肺心病。 ;八、临床分型;; 临床表现; 症 状;乏力、纳差、体重减轻等,在老年肺气肿患者中十分常见。 发热 合并感染时常见。 嗜睡或烦躁不安、神志障碍、头痛、多汗、手扑翼样震颤等,多提示合并有呼吸衰竭的可能。 尿少、下肢水肿、唇指发绀、心慌等,多提示合并有肺心病右心衰竭的可能。 ;【并发症】 一.慢性呼吸衰竭 二.自发性气胸 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三.肺结核 活动性肺结核常伴有低热、乏力、盗汗、咯血等症状;咳嗽和咯痰的程度与肺结核的活动性有关。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病灶,痰结核菌检查阳性,老年肺结核的毒性症状不明显,常因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的掩盖,长期未被发现,应特别注意 ; ; [诊断要点]   根据慢支病史、肺气肿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检查、呼吸功能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 ; [治疗要点]   内容包括:   ①避免吸烟、刺激性气体等加重因素;  ;  ②帮防和消除呼吸道感染;   ③消除气道阻塞中的可逆因素;   ④控制咳嗽和痰液形成;   ⑤控制低氧血症等并发症;   ⑥解除病人焦虑和忧郁情绪。 ; 1.对症治疗 止咳、祛痰、平喘 2.控制感染 尽早选择抗生素治疗。 3.家庭氧疗 持续低流量吸氧能改变疾病的自然病程,改善生活质量。 4.呼吸肌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 。 5.手术治疗 局限性肺气肿或肺大疱可进行合适的手术治疗。单侧肺移植比全肺移植效果好。 ; [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1.气体交换受损   (1)环境和体位 室内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洁净,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冬季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吸人冷空气、戒烟。病人取舒适体位。   ; (2)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的程度。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状况。 (3)用药护理 应用抗炎、止咳、祛痰、平喘等药物。   (4)呼吸肌功能锻炼   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气、膈肌起搏(体外膈神经电刺激)、吸气阻力器呼吸锻炼。 ; 1)腹式呼吸法  增加膈肌和腹肌活动,可改善呼吸功能。开始锻炼时,护士作示范,然后给予具体的辅导和纠正。   方法:指导病人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初学时,以半卧位容易掌握。两膝半屈,使腹肌放松。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手感向上抬起,胸部手在原位不动;呼气时,腹肌收缩,增加呼气潮气量。每天进行锻炼,时间由短到长,逐渐习惯于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 2)缩唇呼气法 指导病人呼气时腹部内陷,胸部前倾,将口唇缩小,尽量将气呼出,以延长呼气时间,同时口腔压力增加,改善肺泡有效通气量。吸和呼时间比为1:2或1:3,尽量深吸慢呼,每分钟7-8次,每次10-20min,每天训练2次。 3)有条件时,指导康复期病人进行膈肌起搏、吸气阻力器呼吸锻炼,以锻炼后病人自觉舒适为宜,防止过度锻炼,使膈肌负担加重或C02排出过多。 ;缩唇呼吸; (5)体育锻炼   根据病情制定有效的锻炼计划。锻炼方式有多种多样,如散步、太极拳、体操、上下楼、骑自行车等。对病情较重者,鼓励病人进行床边活动,注意做好防护工作。锻炼应以病人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坚持锻炼有利于提高体力、耐力和抵抗力。 ;;; (6)氧疗护理   长期持续低流量吸氧能改善缺氧,延长病人生存时间。一般采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每日10-1

文档评论(0)

maxm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