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2011学年第2学期九年级语文摸底试卷.docVIP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2011学年第2学期九年级语文摸底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201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摸底试卷 (静安中心 语文组 提供)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门8分 1、得道者多助, 。 (《天时不如地利》) 2、 ,决眦入归鸟。 (《望岳》) 3、晴川历历汉阳树, 。 (《黄鹤楼》) 4、 ,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 5、卖炭得钱何所营, 。 (《卖炭翁》)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 (《爱莲说》) (二)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第7——8题(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阴阳割昏晓”—句写出了泰山 的特点。 8、下列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问一答,表达诗人敬慕之情 B、颌联写近观泰山神秀巍峨的形象。 C、颈联写早晨时的山景和诗人感受。 D、尾联表达诗人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 (三)阅读下列两个片段,完成第9—11题(8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选文作者是 ,初中阶段翻门还学过他写的诗 (2分) 10.在横线上默写并翻译(4分) 译文: 11.文末“孔子云:何陋之有?”—句的作用?(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6题(12分) 《苏秦之楚》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失庄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土。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因:依靠。⑤就舍:回到馆舍。⑥闻令: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选自《战国策》)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三日乃得贝乎王( ) ②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 1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项是( )(1分) 例句:苏秦之楚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楚国之食贵于王,薪贵于桂。 译文: 15.此文选自.《战国策》是 (朝代) (人名)编的 史书。(3分) 16.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22分)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有无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耳闻目睹的周围人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