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复习(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词鉴赏复习(下)

古诗词鉴赏复习(下) 诗歌鉴赏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广,题目灵活多变,是考生备考的重难点。在备考过程中考生要做到:将知识点系统化归纳、条理化整理,且熟记于心;将考查点和知识点对接,答题时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就不会被纷繁复杂的问题所迷惑,不知所措;增加诗歌阅读量,拓展诗歌阅读面,体会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作品表达的感情,同时培养语感;要强化规范答题训练,注意语言运用的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注意语言组织的层次性、条理性,力求言简意赅。 【考点对接】 五、赏析技巧(1.赏析表达方式;2.赏析描写技法;3.赏析修辞手法;赏析表现手法) 六、比较阅读 七、理解拓展(1.阐发己见2.升华提炼。) 八、文化积累(1.诗歌分类2.类文互写) 【考场回眸】 五、赏析技巧 1.赏析表达方式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 和 融为一体,将 和 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2.赏析描写技法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夜雪的? 3.赏析修辞手法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其中“抵万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赏析表现手法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妙处。 5.综合赏析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思路点拨】 首先必须弄清鉴赏的角度:品味形象生动的修辞、分析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妙处。此外要紧扣句子来鉴赏,语言力求简洁、流畅。一般可用以下的句式来作答:“这句话/这个词采用了 的技法(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写出了 (某对象)的 特点,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起到了 的作用。” 答题密钥1:赏析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如:象征、夸张、烘托、用典、对比、白描、联想、想象、衬托、前后呼应、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古讽今、时空交错、叙议结合、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寓理于物、情景交融、借物喻人、设置悬念、类比等。 其中写景类古诗中出现比较多的是“象征”的表现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因为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所以在答题时同学们可以借助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用顽强、坚韧的“竹石”象征了自己,从而表达了自己坚强不屈、顽强斗争的高贵品质。所以象征手法有时也可以称为“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 答题密钥2:赏析景物描写 这类用来命题的景物描写一般都在开头或结尾的某一部分,其中开头的景物描写尤其受命题者的青睐。对于这类题目,首先要熟悉景物描写的作用:①交代……的时令、季节;②刻画出景物……的特点;③渲染了……的气氛;④烘托人物……的心情;⑤为下文写……做铺垫;⑥引起下文对……的书写;⑦侧面衬托出人物……的性格特点;⑧突出……中心等。其次要紧密结合具体的描写内容回答其作用,切不可空洞地背景物描写的作用,而要结合文章内容,在每个空填上合适的词语。 此外多个景物描写还可能出现以下一些巧妙的写作手法:从远到近、从大到小、从外到内、从不同角度(五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答题密钥3:赏析修辞手法 要做好此类题目,首先要能准确判断句子所用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