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船舶强度(1-32).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S 船舶强度(1-32).pdf

IACS 统一要求 S 船舶强度 目录 S1 装载工况、装载手册和装载仪要求 S1A 散货船、矿砂船和兼用船的装载工况、装载手册和装载仪附加要求 S2 船舶长度 L 和方形系数 Cb 的定义 S3 上层建筑和甲板室端部舱壁强度 S4 最小屈服应力为 315 N/mm2 2 2 、355 N/mm 和 390 N/mm 的高强度钢使用 衡准 S5 常规尺寸船舶的船中剖面模数计算 S6 各种船体构件所采用的钢级-90m 及 90m 以上长度的船舶 S7 总纵强度最低标准 S8 首门和内门 S9 舷门和尾门 S10 舵、舵座板和挂舵臂 S11 总纵强度标准 S12 单舷侧散货船的舷侧结构 S13 油船船首底部的强度 S14 水密舱室的试验程序 S15 舷门和尾门-UR-S9 对现有客滚船的追溯应用 S16 首门和内门-1995 年修正后的 UR-S8 对现有客滚船的追溯应用 S17 散货船进水状态下船体梁的总纵强度(Rev.6) S18 散货船货舱进水时槽形水密横舱壁的尺寸评估 S19 现有散货船 1 号货舱进水时,1 号和 2 号货舱之间槽形水密横舱壁的尺 寸评估 S20 散货船货舱进水时货舱装载余量的评估 S21 散货船、矿砂船和兼用船货舱舱口盖和舱口围板的尺寸评估(Rev.4) S22 现有散货船 1 号货舱进水时,1 号货舱装载余量的评估 S23 现有单舷侧散货船对 IACS 统一要求 S12 和 S22 的执行 S24 2004 年 1 月删除 S25 散货船的统一标志和相应设计装载工况 S26 船首露天甲板上小舱口的加强和系固 S27 船首甲板装置和设备的强度要求 S28 散货船、矿砂船和兼用船首楼装置要求 S29 (原文空缺) S30 未按 URS21 (Rev.3 )建造的散货船货舱盖系固装置 S31 未按 URS12 Rev. 1 或以后修订版建造的单舷侧散货船和单舷侧 OBO 船 的舷侧肋骨和肘板换新衡准 S32 散货船双舷侧结构局部尺寸 S1 装载工况、装载手册和装载仪要求 (1971) (Rev.1 1981) (Rev.2 1983) (Rev.3 1995) (Rev.4 1997) (Rev.5 200106) (Rev.6 200407) IACS 认为本要求符合《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第10 (1)条。 S1.1 - 通则 S1.1.1 - 适用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船长65m及以上、1998年7月1 日或以后合同建造的所有入级海船,并且包含了装载指 导资料的最低要求。 S1.1.2 - 定义 装载手册: 装载手册是一个文件,它包括: − 船舶设计所依据的的装载工况,包括静水弯矩和静水切力的许用值 − 静水弯矩、静水切力的计算值,如适用时,包括对扭转载荷和横向载荷的限制 − 结构(舱口盖、甲板、双层底等)所允许局部 装载仪 装载仪既可为模拟式又可为数字式的仪器,借助该仪器可以容易并迅速地确认在某一指定的读出点 处的静水弯矩、静水剪力以及如适用时还有静水扭矩和横向载荷,在任何装载或压载工况下均不应 超过规定的许用值。 通常应为装载仪配备操作手册。 不接受单点式装载仪。 第I类船舶 • 甲板大开口船舶,应考虑大开口处船体梁垂向弯曲和水平弯曲以及扭转和横向载荷所产生的合 成应力; • 可能非均匀装载的船舶,即货物和/或压载可以是不均匀分布。船长120m以下的船舶,如果设计 考虑了货物和压载的不均匀分布,则属于第II类船舶; • 化学品船和气体运输船。 第II类船舶 其布置使得货物和压载分布的变化可能性很小的船舶,以及在定期航线和以固定贸易方式营运的船 舶,对于这类船舶的装载手册应给予足够重视;还有第I类以外的船舶。 S1.1.3 - 年度检验和特别检验 每次年度检验和特别检验都应检查船上是否备有认可的装载指导资料。 船长应通过测试装载工况定期检查装载仪的准确性。 每次特别检验时,这种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