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李清照的诗的论文.doc
试论李清照的诗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思想意蕴 气韵风格
论文摘要: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留存的诗虽然为数不多,但却有着深湛的思想意蕴、沉厚的时代内容和浓挚的艺术气韵。诗中豪气纵横,笔触犀利,充盈着阳刚之气、骏健之风,形成了与其词风遏然有别的独立诗格。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抱负非凡的女作家,她在诗、词、文、赋等方面都有所成就。长期以来,她的诗在其词名的掩盖下,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尽管她的诗流存下来的不多,但其诗作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要比她的词更为广阔,并且充满了辛辣讽刺,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因此,我们在研究李清照时,必须顾及她的诗作,这样才能对她的思想、生活与创作等作出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
李清照的诗所反映的思想内容,首先是不满现实政治的黑暗,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
北宋末年,宋王朝已走向大动乱乃至灭亡的时代。统治阶级荒淫昏玻,政治腐败;人民生活陷入绝境,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诗人深为国家民族的命运担忧,她在《语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中,借“安史之乱”的史实,抒写个人的感慨和识见,有力地揭露了黑暗的现实,告诫统治者要任用“贤相”、“良将”,一致抵御外侮。她大声疾呼:“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俱在”。否则,就将重蹈唐朝的覆辙,出现“时移势去真可哀”的局面。这首立意新颖、气势豪放、笔力雄健的诗作,是诗人青年时代的作品,充分显示了她的政治敏感性和勇于干预现实的精神。.
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外族的不断人侵,终于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李清照被抛入“九地洪流乱注”的苦难生活中,饱受着流离失所的折磨。在乱离生活中,她目睹了统治集团投降派逃跑偷安,人民生活极度痛苦的社会现实,心中激起了满腔的愤怒。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春,金人挥师南侵,高宗自扬州渡江南逃。赵明诚罢守江宁,李清照随丈夫乘舟沿江去芜湖、途经当年项羽兵败自刨的乌江县,她写下了简洁犀利、铮铮有力的五绝《乌江))(此诗亦题作《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室南渡后,主降主战两派斗争激烈,由于赵构无心抗战,投降派在朝中操纵大权,中原恢复无望,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李清照以项羽于坟下宁死不屈的气节,斥责统治集团逃跑偷安、无心抗敌的罪恶行为,主张活要活得有志气、死要死得悲壮,对南宋政权苟且偷安进行了辛辣讽刺。爱国之心溢于诗行,政治倾向性极为鲜明,诗人俞正燮曾称赞这些诗句“忠愤激发,意悲语明”。
这些诗刺痛了南宋君臣的神经,所以招来了流言蜚语和无端的诬蔑,但诗入仍以诗歌形式针贬时弊,干预现实。她针对有些民族败类如张邦昌、刘豫之流,充当敌人的傀儡,在敌军卵翼之下先后成立伪楚、伪齐政权的可耻行径、又写下了《咏史》一诗: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庆。
所以播中散,至死薄殷周。
李清照期望南宋朝廷能像东汉光武帝刘秀那样,光复社傻,统一南北,重振汉族政权。诗中以两汉喻指两宋,把类似王莽新朝的楚、齐伪政权,拟为令人憎恨的“赘庆”,说明南宋继承北宋。正如东汉继承西汉一样,才是合法的政权,坚决反对伪楚、伪齐。并热情颂扬不与曹魏合作以至慷慨牺牲的稽康,借以讽刺张邦昌、刘豫等傀儡,呼唤忠耿之士刚肠疾恶、不畏强暴。这类体现诗人关怀国运、重视气节的爱国主义诗篇,对鼓舞人们当时的抗敌斗志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朱嘉评此诗云:“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
李清照诗作反映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她对故国旧家的怀念。经过几年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加深了诗人怀念故国旧家、同情北方沦陷区人民的感情。
宋高宗绍兴三年癸丑(1133年),李清照有感于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胃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朝,写下《上枢密韩公诗》,诗作倾吐了患难时代一个普通百姓的真诚心声和愿望。她自恨无力拯救祖国的危亡,只能表示“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坯土”,以深沉的笔触倾诉了自己对故土的殷殷思念和对中原人民的无限关切。她避乱金华时写的《打马赋辞)),更是以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发出“佛狸定见酉年死”的诅咒。她还热烈歌颂横戈杀敌的民族女英雄花木兰,感叹自己“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与广大人民结伴还乡。这些思念故国旧家的诗篇,都是其爱国思想的映。
李清照诗的再一方面内容,即由于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而产生的追求自我解脱的思想。
诗人的青年时代,赵、李两族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中都是失败者。她虽然不曾参与直接的斗争,却受到间接的影响。冷酷现实的教训,使她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仕宦生活的险恶,感到无比僧恨,幻想逃到虚幻的超现实的境界,以摆脱尘俗的干扰,她的《感怀》诗,便是这种思想的反映。特别是那首《晓梦》诗,更是把这种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晓梦随疏钟,飘然跻云霞。
因缘安期生,邂逅曹绿华。
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
共看藕如船,同食枣与瓜。
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试论新课改视角下陶行知教育理论在数学生活化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doc
- 试论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的论文.doc
- 试论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几种教学法的运用的论文.doc
- 试论新课标视野下化学师范生的知识结构的论文.doc
- 试论新课程下教师教学合作方式的研究的论文.doc
- 试论新课程下科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的论文.doc
- 试论新课程实施中情感教育难以常态化的原因及策略的论文.doc
- 试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理念的论文.doc
- 试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选择的论文.doc
-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中专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论文.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