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卢吉道户外考察
PAGE 1
PAGE 10
28-2-04
推廌網址: HYPERLINK /chi/20.html /chi/20.html --內有很多關於太平山的故事
太平山名稱的由來?
相傳「太平山」原名「硬頭山」,自著名海盜張保仔於十九世紀初向官軍投誠後,港島漁民以為從此太平無事,便改稱其為「太平山」。然而有關說法並未見於當時的紀錄;嘉慶二十四年(1819) 編纂的《新安縣志》卷四〈山水略〉中亦未載此山名。唯道光二十七年(1847)兩廣總督耆善所致英公使的復文中,已稱港島的主峰為「太平山」,而不依英人所稱的「維多利亞山」(當時一般譯作「域多厘山」)。從這一點看來,「太平山」一名應出現於嘉慶以後、道光初年,由來與海盜肅清一事有關亦相當可信。
另史籍記載,開埠以前的港島曾有眾多別名,其中一個即為「紅香爐港」。據古老傳說:很久以前,有一紅香爐從遠地漂至,擱淺於銅鑼灣天后廟前的沙灘。村民認為此乃天后顯靈,於是將紅香爐移至廟前供奉,並稱廟前的海灣為「紅香爐港」,後來更逐漸成為全島的總名。嘉慶年間,清廷於港島北岸增設「紅香爐汛」(汛為防兵駐地),「紅香爐」一名得以進一步確立。晚清著名政論家王韜寓港期間,在其〈香港略論〉一文中,即以「紅香爐峰」為香港的總稱︰「香港四周約百餘里……地雖蕞爾,稱名頗繁,曰紅香爐峰,曰裙帶路……」。自此,「爐峰」一名即不脛而走。後來,一些文人雅士更以此稱島上最高的山峰--太平山。近年,位於山頂纜車站外的「山頂峽」 (或稱「域多利亞峽」) ,亦已正式改名「爐峰峽」。
2. 為甚麼山頂步行徑命名為盧吉道?
以第十四任港督 (Sir Frederick Lugard) 命名的盧吉道自爐峰峽起,沿太平山的北坡一直伸延至西高山下方的山峽,自建成以來一直都是香港最著名的觀光徑。盧吉道建於1913至1914年間,當時公程費約為五萬元。由於太平山北坡一帶全屬岩壁,建築期間工程人員特別採用棧道方法興建:在峭壁下面鑿石立樁為橋柱,然後在上面架橋為路。這是香港境內唯一的棧道,不過所用的不是木樁,而是以鋼筋三合土為材料。建成後曾被譽為「工程之偉大為各路之冠,乃用人工征服自然者」。工程人員沿途鋪設電線,並設置五盞電燈作照明之用;此外,路旁附有三合土欄杆及座椅,後者部份至今尚存,成為盧吉道的歷史見證。
二次大戰以前,盧吉道棧道的一段,曾被列入「香港八景」之一,稱「仙橋霧鎖」。從山下眺望,整條盧吉道無法盡現眼前,只能見到棧道部份;加上太平山上經常雲霧濃罩,雲霧將散未散之際,棧道若隱若現,景色至美。今天從盧吉道俯瞰海港,雖已不見帆檣出沒,亦別有一番景致。除「仙橋霧鎖」外,戰前位於山頂的著名景點尚有「西高夏蘭」,指的是太平山旁、西高山上夏天盛開的紫色竹蘭 (Arundina Chinensis) 和黃色金鳳蘭 (Spathogttis Fortuni)。一屆花期,就如錦繡滿山。
3. 山頂纜車歷史悠久嗎?
山頂纜車早自1888年已通車 (是亞洲最早的登山纜車),不過對山頂居民來說,即使在司徒拔道通車(1924年)以後,轎子仍是山頂的主要交通工具。不少遊人喜歡乘轎前往柯士甸山道,故轎夫多在山頂纜車站旁候客。在1930年代,乘轎自纜車站至太平山巔峰來回一般需費七角,雖然比坐纜車至山頂頭等來回票價六角還要多,不過選乘轎子遊覽山頂的仍大不乏人。此外,若要依盧吉道及夏力道環繞山頂一周,由於道路較為平坦,亦可選擇人力車,三十分鐘的車程當時一般收費六角。
座落在山頂附近的一間餐廳,前身是座轎夫亭。三年零八個月期間,這座轎夫亭曾一度給日軍徵用作警崗。戰後不久,隨著轎子式微,政府遂把轎夫亭出售。1947年,建築物給改建為餐廳。雖然經過多次翻修,其二十世紀初的建築風貌大致仍能保存下來。
4. 太平山是一處典型的「雨影區」。
在任何沿岸地區,高山是控制降水量或雨量的重要因素,香港島西面便是好例子。夏天的風雨一般來自東南方。因此,雨雲會飄到香港島中部的山之間,上升至高地後冷卻,隨之而下雨。所以,香港島柏架山西面的雨勢最強,太平山及西高山則較弱。
太平山西面有一處典型的「雨影區」。雨水多在山頂以東下降,故此,由西高山向西伸展至摩星嶺及堅尼地城的山坡,雨量較少。
雲層是另一個問題,由於太平山是港島的最高點,這裡亦長時間隱蔽在霧中。春霧是許多植物的理想環境,使它們保持陰涼及濕潤,以在晚春及夏開花。所以,難怪港島山頂有最茂盛的樹林。
16. 香港島西部由一連串高低不等的山丘組成 - 包括扯旗山、西高山、摩星嶺、奇力山和龍虎山,它們俯瞰著繁忙的維多利亞港。這樣獨特的景色是怎樣形成的呢?
香港島的岩石約於侏羅世才逐漸形成。在中侏羅紀世,即一億七千萬至一億五千萬年前,香港島現址滿是火山活動。火山噴出大量熔岩,而間歇性的爆發噴出火山灰、石頭和大石塊,它們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