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渊明“桃源理想”探析及反思的论文.doc
陶渊明“桃源理想”探析及反思的论文
[摘 要]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序》中构建的“桃源理想”,是他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这一理想的 形成反映了陶渊明独特的人生观、独立的人格、鲜明的爱憎、高尚的情志、执着的精神,其精神理想不乏 给后人以启迪.
[关键词]陶渊明;桃源理想;探析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开一代自然之 风,影响深远的重要诗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诗 一百二十余首,另有文、赋等十余篇。因其在文学 创作上的主要成就是田园诗,有人称他为田园诗 人之祖;又因其创作的田园诗大多反映的是他晚 年的隐居生活,钟嵘说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 宗”。[1](p822)因此,在世人的眼中,他被看作为一位 崇尚自然、遗世归隐的诗人。其实,陶渊明留给后 人的不仅仅是《归园田居》、《怀古田舍》等一类意 境优美,和谐自然,别开生面的田园诗,还有他与 现实的矛盾抗争以及思想追求。他???有热切用世 之心,又追求人格的独立,具有远大的抱负和理 想。最能够反映陶渊明精神理想的便是他晚年所 写的《桃花源诗并序》.
一、“桃源理想”社会基本特征 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序》包括序言《桃花源 记》和主体《桃花源诗》两部分。《桃花源记》和《桃 花源诗》从不同角度对理想社会进行了具体的描 写,是陶渊明崇高理想在晚年的具体展现。序言 写渔人发现世外桃源,以他的亲身见闻来证明桃 园世界的确存在;诗则是作者正面描绘这个理想 社会的完整面貌,最后表示自己对这个理想社会 的向往.
《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 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 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 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 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 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 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 一朝敞神界。谆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 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 契。[2]( p428-431) 诗中所构画的理想社会是诗人根据家乡江州 一代人民为生活所迫而“逃亡去就,不避幽深” [3](p2205-2208)的事实,并结合前人有关追求美好社 会方面的材料,加以想象虚构写成的,描绘出了陶 渊明一生苦苦追求的理想社会的蓝图。从《桃花 源诗并序》可以看出,陶氏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具有 以下六个基本特征: 一是隔绝世间,独立世外。如:“往迹浸复湮, 来径遂芜废。”又如“谆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二是平等农耕,勤劳质朴。如:“相命肆农耕, 日入从所憩。” 三是自给自足,不交赋税。如:“春蚕收长丝, 秋熟靡王税。” 四是思想保守,不求变革。如:“俎豆犹古法, 衣裳无新制。” 五是善待他人,民风淳朴。如:“便要还家,设 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六是生活安宁,精神快乐。如:“童孺纵行歌, 斑白欢游诣。”“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诗人为世人勾勒出了一幅东晋太元时代另外 一种生活图景,可以说,景美,人美,生活更美。在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里,只有父子之分,没有君臣之 别;只有和平劳动,没有兵火征战;只有自给自足, 没有你争我夺;只有怡然自乐、和睦相处,没有尔 虞我诈。这正是陶氏终其一生苦苦构建的社会理 想。但是,这样一个不为人所知的自然自在,悠然 自得的“世外桃源式”的美好理想,在东晋时期是 不可能实现的,它只是诗人精神世界中对政治理 想的幻化.
二、“桃源理想”形成原因 (一)“儒”“道”学说影响与“桃源理想”形成 陶渊明(公元三六五年———四二七年),字元 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 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县西南)人。陶 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 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 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 逸都作过太守。陶渊明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 父,十二岁母病逝,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学 习。外祖父孟嘉是当代名士,家里藏书丰富,给他 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他的个性、 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两晋时代,学者们以 《庄》《老》为宗而罢黜《六经》,他不仅像一般的士 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 《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他受了儒 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影响,培养了“猛志逸四 海”[2](p338)和“性本爱丘山”[4](p30)的两种不同的志 趣,成为未来社会理想形成和田园诗创作的思想 基础。[5](p393-395)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公元三九三年)陶渊明二 十九岁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农。此后,有 做过几任参军之类的小官,但时间都很短。三十 九岁时,他开始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四十一岁时又 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烟草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选择性必修一Unit1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x VIP
-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4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VIP
-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8)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网络端口地址转换NAPT配置.pdf VIP
-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全套PPT课件.pptx
- 单证员考试试题.pdf VIP
- 地面空压机安装技术措施.docx VIP
- 工程建设法规的案例.ppt VIP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