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民间美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管窥的论文.docVIP

三峡民间美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管窥的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峡民间美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管窥的论文.doc

  三峡民间美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管窥的论文 摘要: 本文在分析三峡民间美术信息资源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峡民间美术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三峡民间美术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只有通过开发、利用才能实现。   关键词:三峡民间美术档案 信息资源 共享      三峡民间美术是我国民间美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但许多“绝活”已经失传,不少品种已经消亡。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普及,人们已处于信息化时代。为了使三峡民间美术这一文化发扬光大,我们有保护、抢救、收集、整理、研究、继承和传播的责任。      一、三峡民间美术是地方特色文化资源      丰富的三峡民间美术品种繁多,主要包括:木版年画、皮灯影、挑花刺绣、蓝印花布、竹帘、剪纸、三峡石、虫雕、阴沉木雕等。原生态的民间美术样式表现出鲜明的库区文化特色,色彩浓郁,古朴厚重。木版年画构图饱满、生动、形象、夸张,线条粗犷流畅,色彩鲜艳强烈,反映了三峡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风土人情及民俗活动;皮灯影艺术风格古朴、大气、造型灵美,以红、绿为主,对比强烈,有视觉冲击力,表现出库区民间艺人帅真直朴的原始意味,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挑花刺绣色彩鲜明,主题突出,凝结着劳动者祥和、喜悦的美好情意,表达出作者的人生理想、愿望与对美的追求,倾诉着库区劳动人民的内秀心灵。三峡雕刻历史悠久,石宝寨、张飞庙、涪陵江边石鱼和利川、忠县等地的石墓群雕等,一幅幅花、鸟、虫、鱼、兽、戏剧人物、历史典故、民间传说,造型简略、运用自然,线条流畅、寓意深刻,给人无穷的启迪与遐想。.梁平的年画,塑造的形象奇特、典型、寓意新奇、朴实而粗犷,对原始的自然形象恰到好处的改造和变形,形成了自身淳朴和奇特的艺术魅力。梁平竹帘选材独特,用一根根做工精细的竹丝编排成优雅的画卷,在上面描绘出一幅幅锦绣河山,似锦前程、生动而灵秀。蓝印花布的表现题材极为丰富,“喜鹊闹梅”、“彩蝶迎春”、“狮子滚绣球”蓝白分明,明度对比强烈、明快、鲜明,具有一种质朴的素雅之美。   三峡如同一座浩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从神秘的丰都鬼文化到粗犷的涪陵江边石刻;从险峻的忠县石宝寨到神奇的巫山悬棺;从集镇的工匠艺人到农家小院的绘画、编织,这些无不展示出三峡民间美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深厚的历史积淀,无不展示出三峡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   二、大力开发三峡民间美术资源,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使其资源共享      目前,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方便、快捷、高效,进食着粗制滥造的文化快餐的同时;在面对大量千篇一律,冷冷冰冰的现代化工业制品的同时,人们开始怀念往日那些充满情感与人情味、乡土气息、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看似粗俗的民间美术,她给人们以亲和感、蕴藉味,特别是在当今商品社会金钱至上的现实环境中,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而又厌倦现代文明的同时,更期盼那些带着祥和与祝福的民间美术的回归。因此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三峡民间美术,在时代的大潮下呼唤我们去积极地抢救、挖掘和整理,使三峡民间美术文献以载体的形式成为文字、声像、缩微、数字资源信息集合,并为众所共享。   其实早在七八十年代我校陈和莲、李长禄教授,图书馆员马小平老师,他们走村串户,发掘、整理了大量原始的民间美术资料。马小平老师从1998年至今,???入个人资金几十万,走遍了三峡库区的每个市、县、乡镇。收集了书籍13000种,15000册;声像5种,730部;画册1000多种;报纸几千册,总共2300个种类。2000年李长禄教授主编了《三峡民间美术》四册(此书还作为我校美术学院三峡民间美术课程教材);2004年陈和莲教授主编了《三峡民间美术精粹》;2009年崔毅教授主编了《三峡文化论》;他们开办阅览室;举办展览;创办三峡民间美术研究所;开办三峡民间美术培训班;开发三峡民间美术旅游产品(谭木匠梳子、三峡工艺刺绣厂、米尼石雕厂等),并远销海内外。同时还通过报刊杂志、电台等媒体大力宣传三峡民间美术的独特艺术,展示三峡民间美术丰富的魅力,他们不但将巴人的成果、智慧结晶真实地记录下来,还将巴人的文化精髓流传下去,为当今的市场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使三峡民间美术资源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