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保健3.22探索.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保健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教务处 汪 丹 目录 健康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五快”: 吃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 “四好”:情绪好、 干劲好、处世好、人际好。 健康——幸福的源泉 一、什么是亚健康 所谓的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适应能力降低的生理状态。 1.定义 2.范围 据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世界人口中有近半数以上处于亚健康状态。 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发表数据表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年龄多在18至45岁之间,其中城市白领、尤其是女性占多数。 3.原因 环境 心理 气候突变、环境污染、办公场所密闭等 长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等 高脂饮食、节食、偏食、饮食不规律等 吸烟酗酒、缺乏体力活动,生活不规律等 生活方式 饮食 4.危害 失眠、食欲不振、易疲劳、情绪低落、焦虑、易激怒、经常性感冒或口腔溃疡、便秘、腹泻,有隐性遗传病、慢性病、性功能障碍等等。 处在高度紧张工作、学习状态的人应当特别注意这些症状。 5.识别处于亚健康的方法 二、什么是中医养生 关键——机体自愈功能的激发和利用 1.体系 2.方法 顺应自然+形神兼养 +动静结合 三位一体模式 顺应自然 形神兼养 动静结合 (1)顺应自然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春温春生 秋凉 秋收 夏热夏长 冬寒冬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人之生气,长气,秋冬养人之收气、藏气 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所以,春夏养生长之气,即为养阳,秋冬养收藏之气,即为养阴。 参时调阴阳,顺时用药     冬病夏治,夏病冬治 春夏养阳——“三伏灸” 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驱散内伏寒邪,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常用于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颈肩腰腿痛、肠胃虚寒、慢性妇科炎症、过敏性疾病等。孕妇、心脏病患者、阴虚火旺体质者、有皮肤病的人不适合。 秋冬养阴——“膏方” 秋冬季节人体的消化机能增强,食欲旺盛,对高热量食物的需求增加,营养物质容易吸收,并且储藏在体内。 一般认为冬令进补的起始时间以冬至前后为最佳。立冬后到立春前皆可。 膏方:是中医调治的一种中药剂型,因其制作过程将中药煎煮浓缩后呈膏状,故名“膏方”。对于先天体弱、亚健康状态、妇女更年期、老年慢性病、病后及手术后恢复期等更加适宜。 (2)形神兼养 养生家嵇康说:“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 《内经》指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也就是说,必须重视生活规律、调节饮食、锻炼身体,保证身体健康,精神才能健旺。 “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指不仅是身体上的平衡,而且是情感上的平衡。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3)动静结合 以动养形——“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后汉书·华佗传》)。 以静养神——《内经》指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淮南子》亦云:“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 生命在于运动,但生命也包括静止,只有动静结合才能延年益寿。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健康人应是平衡协调的有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正常机体在一定限度内通过自我调节,维持人体阴阳气血、升降出入的相对平衡。出现一定限度内的偏失,未成显著疾病的状态即为亚健康。 《内经》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说明亚健康的隐患比较隐秘,而且是慢慢形成的,不容易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怎样用中医调养亚健康 1.原则 “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饮食而慎起居 坚五脏而通经络 避虚邪而安正气 寒性体质——寒者热之 手脚常冰凉,怕风,怕冷 不喜喝水,很少口渴 经常有气无力 精神萎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