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PDF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
研究所
黑龙江
分析测试百科网[]
/labs/1269/
文档生成时间【北京时间】:2017-04-23 04:06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2
声明
本内容有Antpedia系统自动生成,仅作参考,我们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证实或者了解
最新信息,请联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联系方式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电话: 0451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一匡街2号科学园A栋
邮编: 150080
Email: hitccm@
网址:/index.aspx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3
实验室简介
早在五十年代,在哈工大就已经开始了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到80年代中期,以顾震隆教授、
杜善义教授等为代表的国外回国人员,创立了复合材料研究室,开始了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
1989年成立了复合材料研究所;2001年被批准建立“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
室;2003年根据发展需要更名为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目前研究所设有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专
业、材料学和工程力学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所倡导材料、力学、机械、物理、
化学等多学科交叉,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特点,背靠国防、航天,特色突出,学术队
伍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年轻化、博士化,具有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是教育部的“111”工程
引智团队和长江创新团队,在推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国防、航天基础与应用科研方面成果显
著,是我校“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若干学科之一。现有实验室和教学面积4300平
方米,拥有先进材料制备、测试、分析和评价专用设备40余台套,总价超过2600万元,部分设备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实验室特色
早在五十年代,在哈工大就已经开始了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到80年代中期,以顾震隆教授、
杜善义教授等为代表的国外回国人员,创立了复合材料研究室,开始了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
1989年成立了复合材料研究所;2001年被批准建立“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
室;2003年根据发展需要更名为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目前研究所设有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专
业、材料学和工程力学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所倡导材料、力学、机械、物理、
化学等多学科交叉,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特点,背靠国防、航天,特色突出,学术队
伍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年轻化、博士化,具有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是教育部的“111”工程
引智团队和长江创新团队,在推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国防、航天基础与应用科研方面成果显
著,是我校“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若干学科之一。现有实验室和教学面积4300平
方米,拥有先进材料制备、测试、分析和评价专用设备40余台套,总价超过2600万元,部分设备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所获奖项、认证
组织结构
研究所所长
赫晓东所长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4
研究所副所长
孟松鹤副所长(科研)
研究所副所长
王荣国副所长(教学)
研究所副所长
曲伟副所长(保密、安全、设备)
研究所主任
孙雨果主任
院士秘书
戴福洪院士秘书
院士秘书
解维华院士秘书
教学秘书
梁媛媛教学秘书
研究团队
热防护与轻质结构团队在所长赫晓东教授的带领下,充分利用“面向国防航天/理工结合、学科交
叉”的特色和优势,多次承担并出色的完成863等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申请多项国防专利,
并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为国防建设培养出一批高科技人才。
热防护与轻质结构团队现有教授人,副教授人,讲师人,再度博士研究生人,硕士研究生人。经
多年发展,以建立起三个相关研究方向: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5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热防护材料
自蔓延燃烧合成
人员组成
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目前已拥有一支以我国著名复合材料专家杜善义院士为首席科学家,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韩杰才教授、吴林志教授,长江学者赫晓东教授、吴林志教授、孟松鹤
教授、冷劲松教授为精干的科研教学队伍。其中韩杰才教授、赫晓东教授、孟松鹤教授为国家高
新技术“863”专家组专家。还有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国防科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以及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10余人。这支以充满活力的中青年博士为主体的团队业务素
质过硬、群体实力强、骨干教师稳定。先后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2006)、国家“111”引智团队
(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2008)、和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00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