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考试课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10个小题) 二、名词解释(4个小题) 简答题(4个小题) 第一章 影像 1.1景别 1、景别:是画面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直观上看也就是取景区域、画面范围大小的不同。 2、划分景别的标准:画框中所截取的人物身体部分的多少 大景别 远景:情绪性景别,是涵盖广阔空间的的画面,以表现环境气势,画面中没有明确主体,人物所占比例很小, 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用于影片的开场和结尾;是一种概括性镜头 全景:基本的介绍性景别,表现成年人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主要用来介绍环境和事物发展的整体面貌, 又称为“定位性镜头”; 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景别越小,环境占的越小,人物表现的越突出 小景别 中景:最常用的叙述性景别,展现场景局部或人物胸部以下、膝盖以上部分可以看到人物的动作的景别。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行动、交流,生动展现人物的动作和姿态 可以看清人物的表情,是电视媒体的常用景别 近景:具有较强交流性的景别,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别,用于刻画人物性格,环境次要,主要突出人物面部表情。 特写:主观性强的景别,起到强调,制造悬念作用 常被用来弱化剪辑上的失误,也称为“万能镜头” 特写指以细腻来表现人物或被拍摄物体细部特征 时常用于主观镜头,表现人物主观视点 大景别 小景别 远景、全景 中、近、特 表现人物形体关系 表现人物神态关系 空间环境描写 空间环境虚写 重在环境景物的表现 重在人物的表现 景别越小,动感越强,主观性越强,剪辑节奏越快 景别的剪辑规则 1.在相同的时间长度中,小景物的剪辑长度短于大景别。(常规叙事的情况下,特写用2秒左右,中景用3~4秒左右,全景则用5~6秒左右) 2.同一运动主体在相同的运动速度下,景别越小,动感越强 3.同一主体(或相似物体)在角度不变或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前后镜头的景别变化过小,会致使视觉跳动感增强。(例如采访断点) 4.运用不同景别的镜头组合,可以实现有层次描述事件的目的。 5.利用镜头连???中景别的积累和对比效应,营造情绪氛围 (1)同类景别的镜头组合 (2)两级景别的对比连接 1.2角度 角度:正面、前侧、侧面、后侧、背面 正面角度:镜头正对被摄主体 功能:用于介绍人或物的全貌,表现面部表情,也称“表情角度”。画面对称且稳定,能够保持和观众正面交流的关系,但缺点是画面形式呆板,缺乏立体感 前侧角度:表达空间透视感或物体立体感,充分利用画面对角线容量、扩展和延伸空间 侧面角度:表现运动、动作,具有方向感,表现动势和事物的轮廓,是正面拍摄的补充。 后侧角度:显示运动前方的内容,显示另一种空降感,有较强的参与感 背面角度:表现人与景的关系,引发关注想象,制造悬念,具有极强的参与感,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平视:表达平等,客观,公正态度,符合人们平常的视觉习惯 仰视: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表示某种赞颂,敬仰;有淡化背景的作用 俯视:指镜头高于被摄对象 功能:被摄物体显得低矮、渺小、猥琐、受压迫,表示蔑视,贬义态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能表现出阴郁、压抑的情绪 顶角:表现形式感 长焦镜头:景深小,视野窄,空间的纵深感被压缩,适合呈现远处的主体细微状态,适合人物从环境中突出出来,塑造人物形象 短焦镜头(广角镜头):景深大,视野宽 表现较大范围的区域 焦距的作用:形成特殊的美学效果和风格 灯光的作用:作为摄影部门的助手,服从整个场面调度的需求 曝光,人物造型,画面结构,强调,抒情 1.3景深与焦距 1、焦距:指从镜头镜片的中间点到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 2、短焦镜头:俗称“广角镜头”“鱼眼镜头”。景深较大,视野较宽,常用于表达较大范围的视线。 突出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夸张前景与后景之间的空间距离感,但前景的物体往往容易变形。 3、长焦镜头:又称望远镜头,景深较小,视野窄 空间的纵深感被压缩,合呈现远处主体的细微状态 4、焦距的作用: ①有助于叙事。长焦距镜头——用于指向性明确的叙事;短焦距镜头——可以同时呈现空间内更多的讯息,应用于表现复杂、丰富的叙事内涵。 ②有助于抒情。比如长焦距镜头,可以认为压缩景深,如果用于主观镜头,可以表现一种心理上的亲近感。 ③形式特殊的美学效果和风格 1.4灯光与色彩 光的性质: 硬光:明暗反差较大,用于表现男性的有力的形象;(1)有明显的投射方向(2)被摄物体上形成明显的的亮面和暗面并没有轮廓清晰的投影(3)充分表现被摄体的立体、轮廓、表面结构等特征(4)产生局部光斑 软光:明暗反差小,用于表现女性的柔软的形象;光分布均匀,效果柔和,明暗反差小 光的主次: 主光(基调光/造型光)——占支配地位,揭示主体形状概貌 补光——起辅助的作用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