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习《教师第一课》心得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教师第一课》心得体会

PAGE  PAGE 28 学习《教师第一课》心得体会 篇一:《教师第一课》读后感 《教师第一课》读后感 假期阅读了《教师第一课》一书,作者朱永新将一批教育大家的教育精华高度浓缩,以通俗流畅的讲述,和简明生动且极富启发性的事例,向我们表达了对理想教师及其成长所需的素养、途径的思考和建议。书中第四章师德的核心是大爱中的“在真爱中一起行走”这一章节的内容让我感触良多。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和本质却未改变,即将人类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为未来培养优秀的人才。教师一生的追求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就是培养出最好的学生,桃李天下是其最大的成功,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也要随时代发展而变化。 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表达作为一名???师的不易。现实中每个学生的特点都不一样,每个课堂的讲授内容也不一样,只有不辞辛苦备课,认真负责的老师,才能有更好的课堂效果,更强驾驭学生学习进度的能力,更快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完成好每一节的授课任务。站在巨人的肩膀,会看的更远,年青教师的经验和沟通能力需要一定时间的磨练,此时大量阅读教育名家的著作,学习他们的经验,思考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会收获的更多,更快的成长。 教师的成长,在于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探索,找出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日常写作是很好的办法,这是我们经验积累,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办法,写作中我们对问题的思考,会随着不断 推敲达到更高的水平,也会更完善,对一个问题的多角度观察,也会让我们更全面真实的考虑每个因素,做出合适的判断。 篇二:教师第一课心得体会 《教师第一课》读书笔记 一、初识这本书 今年,全县教师都掀起了阅读《教师第一课》这本书的热潮,咋一看这本书,灰色的封 面朴素而沉稳。没有花里胡哨的喧闹,用了极红的颜色和大号的字体写着“教师”二字。看 到这两个字,不由从心底生出一股职业的自豪感来。 封面右上角用小字写着:“只要有一本 书,我们就可以飞翔??”看了就开始在心里嘀咕:这未免也太抬高这本书了吧,说的好像天 上有,地上无的。不知道是不是推销的噱头,现在不乏有沽名钓誉之徒打着教育的旗号,出 些莫须有的书籍。这本《教师第一课》,究竟能使我们从中收获什么养分呢? 抱着试试看的 心态,我翻开了这本书?? 二、阅读这本书 翻开目录,这本书一共有八个章节。第一章: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在第一章中,作者 从人生追求和生命价值的层面去述说教师这个职业的美好和崇高。读来仿佛给心灵打了一剂 强心针。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现代社会里,只有心灵的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才是 真正的精神自由。 第二章:阅读教育大师。介绍了古今中外的九位教育家。从孔子到柏拉图,从卢梭到陶 行知。这九位伟大的教育家虽然所处年代不一样,国籍肤色不一样,教育方式也不一样,但 他们都有一颗对教育,对人生的赤子之心。读到第二章,我已经稍稍改变了我最初的看法, 看来作者是真正热爱教育的人。书中不是生硬的教育理论,没有华丽的语言辞藻,满书都洋 溢着对教育的一番热忱。可是光有一番热忱还不够,书中的内容是否实用,是否能起到指导 作用呢? 第三章:不可或缺的心理学知识。在这一章里没有系统地介绍理论,而是注重实践和应 用。用了很多的教学的案例来诠释心理学知识对教师的重要性。 第四章:师德的核心是大爱。这一章节的内容有些老套,所讲的内容和很多教育理论书 籍大同小异,可读性一般。 第五章:在教改科研中收获幸福和优秀。在此章中,提到了教师创造性的教科改实践能 力,尤其是在指导一线教师教改的方面专门分了一小节讲述。提供了教育科研的方法,并指 导一线教师不要闭门造车,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对于我和我们学校的老师来说, 很有指导性意义,实用性很强。 第六章:主要讲教师的写作。提倡教师要记录生活,记录教育片段,常写教育随笔,常 写教育论文。一个常反思,常总结的教师才能从平凡中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我很赞 同这个观点。 第七章:讲了教师要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口才,有一句话我很喜欢:“课堂中起承转合时 时留意,课堂外情深意切处处动人”。尤其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是要在班上营造诗意的学 习环境,注意语言的表达,对学生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第八章:主讲教师如何处理身边的各种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亲友关系、家 长关系。 三、欣赏这本书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读后掩卷沉思,不禁为初看时的质疑脸红了起来。这本 书无论是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菜鸟”,还是“半瓢水哐当”的教书匠,又或者是几十年 教龄的老教师,都有着实际的指导作用。 作者把自己对于教育的满腔热情,投入到细致

文档评论(0)

1045141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