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催乳素血症的--德和堂内分泌科疾病大全
file:///C|/html/内分泌科/高催乳素血症.html
疾病名:高催乳素血症
英文名:hyperprolactinemia
缩写:
别名:
ICD号:E22.1
分类:内分泌科
概述:高催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mia)是最常见的腺垂体疾病,该病以溢
乳和性腺功能减退为突出表现。如病人同时出现溢乳和闭经,称为溢乳-
闭经综合征,如发生于产后即所谓Chiari-Fromeel综合征;伴有垂体肿瘤
者,即Forbes-Albright综合征;非产后又不伴有垂体肿瘤者则称del Castillo
综合征。上述各综合征之间最主要的差别是有垂体肿瘤和无垂体肿瘤两
种,其他差别则仅在于患病时间上有些不同。因此,近来对这些综合征的
名称已较少提及。
流行病学:垂体PRL瘤为高PRL血症最常见的原因。国外资料显示,有临
床症状的PRL瘤患病率约为1/5000,大多数PRL瘤的始发年龄在30~50岁之
间。约65%的PRL瘤为微腺瘤,而且几乎只见于女性;另35%为大腺瘤,
其发病率无性别差异。对PRL微腺瘤的长期随访表明,如不治疗,约7%的
微腺瘤将发展为大腺瘤。
病因:
1.生理性高催乳素血症 正常健康妇女夜间和睡眠(2~6am)期间、卵泡晚
期和黄体期血浆催乳素升高。妊娠期血浆催乳素升高5~10倍。妊娠中期CDD CDD CDD CDD
后羊水中催乳素浓度高于血浆。哺乳期妇女,血浆催乳素浓度高于非妊娠
期1倍。胎儿和新生儿(≥28孕周~产后2~3周)血浆催乳素相当于母体水
平。按摩乳房和吸吮乳头反射性促进催乳素分泌。产褥期(4周内)血浆催
乳素仍维持高水平。非哺乳妇女催乳素在3个月内降至非妊娠期水平。空
file:///C|/html/内分泌科/高催乳素血症.html(第 1/13 页)[2008-4-27 16:45:59]
file:///C|/html/内分泌科/高催乳素血症.html
腹、胰岛素性低血糖、运动、应激、性交时催乳素明显升高。
2.病理性高催乳素血症
(1)下丘脑-垂体病变:
①下丘脑非功能性肿瘤:包括颅咽管瘤、浸润性下丘脑病变肉瘤样病、
组织细胞增生症、神经胶质细胞瘤和白血病。
②垂体功能性肿瘤:包括垂体腺瘤(80%分泌催乳素)、催乳素腺瘤
(prolactinoma)、肢端肥大症(25%伴有高催乳素血症)、库欣综合征(肾上腺
ACTH腺瘤,10%伴有高催乳素血症)、催乳素细胞增生症(80%伴有高催乳
素血症)。
③功能性高催乳素血症:多巴胺功能抑制所致,包括原发性空泡蝶鞍综
合征(5%伴有闭经溢乳综合征)和继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10%伴有高催乳
素血症)。
④炎症和破坏性病变:包括脑膜炎、结核、梅毒、放线菌病、损伤、手
术、动-静脉畸形、肉芽肿病;垂体柄病变、损伤或肿瘤压迫。
⑤精神创伤、应激和帕金森病。
(2)甲状腺和肾上腺疾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假性甲
状旁腺功能减退、桥本甲状腺炎。肾上腺疾病,包括慢性肾病、艾迪生病
和慢性肾功衰竭可出现高催乳素血症。
(3)异位催乳素分泌综合征:包括未分化型支气管肺癌、肾上腺癌和胚胎
癌。
(4)多囊卵巢综合征。CDD CDD CDD CDD
(5)妇产科手术和局部刺激:包括人工流产、侵蚀性葡萄胎或死胎引产
后、子宫切除术、输卵管结扎术、卵巢切除术。乳房局部刺激,包括乳头
炎、皲裂、胸壁外伤、带状疱疹、结核和胸壁手术也可反射性引起高催乳
file:///C|/html/内分泌科/高催乳素血症.html(第 2/13 页)[2008-4-27 16:45:59]
file:///C|/html/内分泌科/高催乳素血症.html
素血症。
(6)促进催乳素分泌的药物:
①麻醉药物:包括吗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