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 围产期保新健
;围产期保健;孕妇系统保健实行三级管理,及早发现高危孕妇并及时转诊。
建立孕妇系统保健手册制度,是为了加强对孕妇系统管理,提高产科疾病防治与管理质量,降低“三率”(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和病残儿出生率)
系统产前检查,筛查出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及早评估与诊治。提高高危妊娠管理的“三率”(高危妊娠检出率、高危妊娠随诊率、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 ; 我国各地区和不同医院产前检查的方案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同一医院不同的产科医师提供的产前检查方案也不一致。
这也是导致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对围产期并发症认识的深入和产前筛查技术的进步,美国?英国?加拿大和WHO等制定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不断更新?
因此,有必要制定适宜我国国情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 ;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 (2014)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本指南的制定参考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和WHO最新发布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以及循证医学证据,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技术服务规范(试行)》(2010年),国家卫生部《孕前保健服务工作规范(试行)》(2007年),国家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2002年),国家卫生部《我国城市围产保健管理办法》(1987年)和《农村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办法》(1989年),也充分考虑了卫生经济学的要求? ;根据目前我国孕期保健的现状和产前检查项目的需要,本指南推荐的产前检查孕周分别是:
妊娠6~13+6周, 14~19+6周, 20~24周, 24~28周, 30~32周, 33~36周, 37~41周?
有高危因素者,酌情增加次数? ;本指南的内容包括:
健康教育及指导
常规保健内容
辅助检查项目(分为必查项目和备查项目)
其中健康教育及指导?常规保健内容和辅助检查的必查项目适用于所有的孕妇,辅助检查项目中,有条件的医院或有指征时可开展备查项目?;孕前保健(孕前3个月);一、健康教育及指导
(1)有准备?有计划的妊娠,避免高龄妊娠?(2)合理营养,控制体质量(体重)增加?(3)补充叶酸0.4—0.8mg/d,或经循证医学验证的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既往发生过神经管缺陷(NTD)的孕妇,则需每天补充叶酸4mg?(4)有遗传病?慢性疾病和传染病而准备妊娠的妇女,应予以评估并指导?(5)合理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药物?(6)避免接触生活及职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放射线?高温?铅?汞?苯?砷?农药等),避免密切接触宠物?(7)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吸毒等)及生活方式;避免高强度的工作?高噪音环境和家庭暴力。(8)保持心理健康,解除精神压力,预防孕期及产后心理问题的发生。(9)合理选择运动方式。; 二?常规保健
1.评估孕前高危因素:(1)询问准备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2)评估既往慢性疾病史,家族和遗传病史,不宜妊娠者应及时告之?(3)详细了解不良孕产史?(4)生活方式?饮食营养?职业状况及工作环境?运动(劳动)情况?家庭暴力?人际关系等?
2,身体检查(l)包括测量血压?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 BMI=体质量(kg)/身高(m) (2)常规妇科检查?; 三?辅助检查
必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血型(ABO和Rh)
(4)肝功能 (5)肾功能;
(6)空腹血糖 (7)HBsAg
(8)梅毒螺旋体 (9)HIV筛查
(10)宫颈细胞学检查(1年内未查者)?
;2.备查项目:
(1)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TORCH)筛查。
(2)宫颈阴道分泌物检查(阴道分泌物常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
(3)甲状腺功能检测?
(4)地中海贫血筛查(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
(5)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针对高危妇女。
(6)血脂检查?
(7)妇科超声检查?
(8)心电图检查?
(9)胸部X线检查。;孕期保健;首次产前检查(妊娠6—13+6周); 二、常规保健:
(1)建立孕期保健手册。
(2)仔细询问月经情况,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
(3)评估孕期高危因素?了解有无不良孕产史、家族成员有无遗传病史:了解有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