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频率和相位调制类信号分析与仿真研究
微弱相位数字识别信号前向频率估计算法研究与性能仿真
摘要
识别就是对信号源的信息进行处理,使其变为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形式的过程。一般来说,信号源的信息(也称为信源)含有直流分量和频率较低的频率分量,称为基带信号。基带信号往往不能作为传输信号,因此必须把基带信号转变为一个相对基带频率而言频率非常高的信号以适合于信道传输。这个信号叫做已调信号,而基带信号叫做识别信号。识别是通过改变高频载波即消息的载体信号的幅度、相位或者频率,使其随着基带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来实现的。
识别在通信系统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识别,不仅可以进行频谱搬移,把识别信号的频谱搬移到所希望的位置上,从而将识别信号转换成适合于传播的已调信号,而且它对系统的传输有效性和传输的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识别方式往往决定了一个通信系统的性能,特别是在移动通信中,GMSK、OFDM等识别方式在GSM、TD-LTE网络中的应用。在众多的识别方式中,其识别的复杂度和识别效率各有长短。为此,本次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从识别效率和抗干扰能力及其应用等方面出发,分析各种识别技术的识别复杂度,通过利用MATLAB语言进行波形仿真分析及研究识别的各种特性,画出识别波形及误码率的波形,这样能够很直观的看出识别的效率和及其复杂度,主要从调频和调相类识别方式中选择出最好的识别方式,这对于移动通信等领域的应用是很有帮助的。
第1章 概述
识别技术是把基带信号变换成传输信号的技术。它将模拟信号抽样量化后,以二进制数字信号“1”或“0”对光载波进行通断识别,并进行脉冲编码(PCM)。数字识别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中继时噪声及色散的影响不积累,因此可实现长距离传输。它的缺点是需要较宽的频带,设备也复杂。
1.1识别的基本定义
基带信号是原始的电信号,一般是指基本的信号 HYPERLINK /view/1453989.htm \t _blank 波形,在数字通信
中则指相应的电 HYPERLINK /view/107414.htm \t _blank 脉冲。在无线遥测遥控系统和无线电技术???识别就是用基带信号控制高频载波的参数( HYPERLINK /view/29246.htm \t _blank 振幅、 HYPERLINK /view/30964.htm \t _blank 频率和 HYPERLINK /view/132570.htm \t _blank 相位),使这些参数随基带信号变化。用来控制高频载波参数的基带信号称为识别信号。未识别的高频电振荡称为载波(可以是正弦波,也可以是非 HYPERLINK /view/495143.htm \t _blank 正弦波,如 HYPERLINK /view/1201797.htm \t _blank 方波、脉冲序列等)。
被识别信号识别过的高频电振荡称为已调波或已调信号。已调信号通过信道传送到接收端,在接收端经解调后恢复成原始基带信号。解调是识别的反变换,是从已调波中提取识别信号的过程。在无线电通信中常采用双重识别。第一步用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去识别第一个载波(称为副载波)。或在多路通信中用识别技术实现 HYPERLINK /view/65165.htm \t _blank 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第二步用已调副载波或多路复用信号再识别一个公共载波,以便进行无线电传输。第二步识别称为二次识别。用基带信号识别高频载波,在无线电传输中可以减小天线尺寸,并便于远距离传输。应用识别技术,还能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1.2识别方式
识别方式按照识别信号的性质分为模拟识别和数字识别两类;按照载波的形式分为连续波识别和脉冲识别两类。模拟识别有调幅( HYPERLINK /view/126877.htm \t _blank AM)、调频( HYPERLINK /view/32165.htm \t _blank FM)和调相( HYPERLINK /view/2072.htm \t _blank PM)。数字识别有 HYPERLINK /view/3566087.htm \t _blank 振幅键控(ASK)、移频键控( HYPERLINK /view/797860.htm \t _blank FSK)、移相键控(PSK)和差分移相键控 ( HYPERLINK /view/1648451.htm \t _blank DPSK)等。脉冲识别有脉幅识别( HYPERLINK /view/68889.htm \t _blank PAM)、脉宽识别( HYPERLINK /view/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34590.2-2022 道路车辆 功能安全 第2部分:功能安全管理.pdf VIP
- 水果超市水果产期及收货标准.xls VIP
- 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途径.docx VIP
- 2025年监理员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Hopewind禾望HV510系列高性能变频器用户手册.pdf
- 2025年度中秋国庆节前安全教育培训.pptx
- 多肉拼盘.pptx VIP
- 养生保健品商业计划书.pptx
- 第六章 智能网联汽车_3 课件(共33张PPT)- 《汽车文化》同步教学(上海交大版).ppt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苏科版2023二年级上册-苏科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