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中国春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纽约的中国春节.doc

PAGE  PAGE 8 纽约的中国春节   春节即将到来。当今纽约的春节,不仅是华人的节日,也不仅是亚裔的节日,更是全市的公共节日。到了这个节日,美国总统、纽约州长、纽约市长都要发表讲话和公开信,称颂华人和亚裔对美国做出的卓越贡献,向华人和亚裔拜年祝贺?纽约的三大华埠都要举行盛大的游行,侨领们带队,出动舞龙队、舞狮队、鼓乐队,穿着民族服装的文艺队伍载歌载舞,进行文艺表演,其他人则手挥中美两国国旗,热火朝天,欢天喜地,吸引成千上万各族裔民众,涌到华埠,共同欢度这个盛大的节日。   美国颇享盛誉的报纸――《纽约时报》,保存了100多年来采访华埠春节的报道。笔者将今日纽约春节盛况与100多年来春节情况的变迁做简单的梳理,真是感慨万千。      大清时代:源远流长的春节基因      过春节是中国几千年流传???来的风俗习惯,这种习惯已经融入华人血液,不论多么贫困的家庭,多么艰难的日子,只要到了春节,总要设法过、美国早期华人如何过春节,暂无文字记载?   《纽约时报》第一次采访华埠春节,是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2月16日。那是甲午海战的前一年,美国种族歧视严重,对华人极端蔑视。那时的华人,男人留长辫子,女人裹小脚,纽约唐人街只有勿街(Mutt Street)的一小段。记者看到的景象是:华人走在崎岖不平的街道上(当时勿街远不像现在这样繁华,属于纽约下东城的贫民区),互相行作揖礼,祝贺“新年大喜,恭喜发财”,勿街16号是一座中国庙宇,插着蓝底黄龙大旗(大清国旗),是当时华人进行公共活动的会馆,街道两边家家挂着大红灯笼,喜气洋洋,可以看到三两个华人妇女穿着木屐(那个时代广东农村妇女常穿木屐)走过,身后跟着她们的孩子。当时美国严重排华,把华人看成同黑奴一样卑贱的“黄奴”,不准华裔劳工带家属或者接家属。许多华裔劳工长期“打光棍”,挣了钱寄回国内,很少回国探亲。熬到年老干不动了,才回家乡与家人团聚,所以华埠的华人妇女和孩子都不多。那时也有与美国白人或黑人妇女结婚的华人,但为数甚少。   记者同站在街边的白人警察攀谈起来。这位警察拒绝记者引用他的名字,理由是不想被报纸“把自己弄得臭名昭著”(在他心目中,与华人为伍就会“臭名昭著”)。记者只好给这位警察起个代号――“86号”。86号指着不远处一位白皮肤妇女说:“那是陆发太太。这里只有20多个华人妇女,结婚的华人大多是娶美国女人,这种情况越多越让人觉得羞耻。”86号建议记者进勿街16号看看、记者上到顶楼,走进一间房间,看到一个很大的祭坛。房里坐着一个正在打瞌睡的华人:记者问他:“今年是哪一年?”那人用磕磕巴巴的英语回答,是2747年。接下去,记者提的问题那人都听不懂,也不感兴趣,不愿回答。记者忽然想起,一位美国教授在新著中说,中国人对哥白尼很感兴趣,认为哥白尼的学说印证了许多关于中国历法的传说。记者就问那人:“你听说过哥白尼吗?”那人英语很差,也不知道哥白尼是谁,误以为记者在找警察(哥白尼与警察英文发音相近),一变不爱回答的态度,紧张地用蹩脚英语说:“警察?警察不来这里,这里不是鸦片烟行,你不是警察,出示你的徽章!”并立即将记者赶出门外……该报道记述的这场误会反映,当时华人社区与美国主流社会隔阂很深,不但语言有障碍,而且互有戒心。   那个年代,美国华人过春节,还有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如何纪元?中国古代通用两种纪元、一种是天干地支纪元,例如,甲午年、庚子年、辛亥年等。农历使用这种纪元。另一种是使用皇帝年号,例如康熙某年、光绪某年等。这两种纪元在美国都行不通,而当时华人又不用公元纪年,于是对春节的纪年就多种多样了,有的根据佛祖纪元,把1893年春节说成两千多年春节;有的根据黄帝纪元,把这年春节说成四千多年春节;还有使用其他纪元方法的,所以很混乱,闹得洋人“一头雾水”。   到20世纪初,华人社区同主流社会交往比较密切了,美国人对春节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据《纽约时报》报道,1902年华埠的中华公所举行盛大春节宴会,纽约市警察局长和地区检察官以及多名警官应邀出席,表明华人的社会地位已有相当程度的提高,不像9年前那样被美国警察蔑视了,当时的中华公所声望很高。中华公所是由若干侨团联合起来组成的,为华人做了许多好事,例如,兴办华人子弟学校,救助有难同胞,埋葬孤老遗体等。当时,大多数华人因为语言不通,有了纠纷不到法院诉讼,而是到中华公所要求调解和仲裁-于是中华公所主席被洋人称为是“华人市长”。中华公所主席由各侨团代表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两年。当时中国还是封建王朝统治,但海外华人中已经有人在研究美国的西式民主制度了。      民国初期:生生不息的春节情结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转折点-满清王朝垮台了,中华民国于1912年1月1日诞生。这一年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