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技能训练教材
心肺复苏术
[物品准备]
心脏按压板、脚垫、无菌纱布。
[操作方法]
(一)判断心跳骤停
抢救者双手握住病人肩部边摇边呼叫,如无反应改用压眼眶等疼痛刺激法,仍无反应者即确认意识丧失;触摸其颈动脉有无搏动,男性触摸颈动脉部位在喉结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女性触摸部位是颈部中点气管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以上检查应在3—5秒内完成。若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和呼吸断续或停止,即可判断为心跳骤停,应立即开始抢救。同时紧急呼救他人前来协助,迅速将病人仰卧在地面或硬板上,头、颈及躯干及下肢伸直无扭曲,头部不得高于胸部平面,双臂置于躯干两侧,双下肢可略高于胸部平面。
(二)初期复苏
初期复苏亦称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IS),包括三个步骤,分别用A、B、C表示:A(air way)是保持呼吸道通畅;B(breath)是人工呼吸;C(circulation)是建立人工循环。
1、保持呼吸道通畅(A) 病人神志消失后下颌肌松弛,发生舌根后坠,导致呼吸道阻塞,故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进行有效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将患者仰卧,松解衣领及裤
带,取出假牙,清除口咽部异物,方法为救护者将一手人拇指及其他手抓住患者的舌和下颌并向前拉,然后用另一手的示指伸人患者口腔深处直至舌根部,掏出异物,本法仅用于患者神志消失时。之后按以下手法开放气道。
(1)仰面抬颈法:患着平卧,抢救者一手置于病人颈后,向上托起,另一手以小鱼际侧下按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此时可有效消除由于舌根后坠引起的呼吸道阻塞,是通气的最佳位置。
(2)仰面举颊法:患者平卧,救护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手掌用力向后压,以使其头后仰,另一手的手指放在靠近颏部的下颌骨的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头部后仰的程度以下颌角与耳垂间连线和地面垂直,为正确位置。对疑有头、颈外伤者,不应抬颈,以免造成脊髓损伤。
2、人工呼吸(B) 气道通畅后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用手法或机械等人工方法使气体有节律地被动进入和排出肺脏,以保持机体氧的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人工呼吸方法有多种,现场急救最简单、及时、有效的方法就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口人工呼吸法:抢救者用压前额的那只手将病人鼻孔捏住,另一手托下颌
并将病人口唇张开,深吸气后紧贴住病人的口部(新版教材已改为无需深吸气),然后用力吹气,看到病人胸廓抬起方为有效。随后松开鼻孔,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病人借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排出二氧化碳。开始时先连续进行3~4次吹气,然后均匀地重复吹气,吹气频率:成人14—16次/分,儿童18—20次/分,婴幼儿30—40次/分。口对口人工呼吸可使病人的潮气量达800ml,PaO2达10.7kPa(80mmHg)。因抢救者易感疲乏,影响效果,故最好有两人以上轮换操作,或尽早改用器械人工呼吸法来维持。
“S”型通气管的使用。“S”型通气管又称急救管,有多种大小不同的规格类型供选用。使用方法:抢救者站在病人头侧,用手指启开患者口腔,将通气管的“患者口含部”沿患者舌背向下插入,使“S ”型通气管的弧度与舌背弓度相适应。“S ”型通气管的“腭部” 应紧贴患者口唇,不使漏气。然后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对准通气管用力吹入气体。吹气时用手捏紧患者鼻孔,同时观察胸廓起伏情况。
(2)口对鼻人工呼吸法:适用于口周外伤、张口困难、婴幼儿等患者。在保持气道通畅的前提下,救护者于深吸气后以口唇紧密封住患者鼻孔周围,用力向鼻孔内吹气,吹气时应用手将患者颏部上推,使上下唇合拢,呼气时松开。吹气有效标志、频率等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现场急救时,为减少交叉感染,救护者可取一块纱布或手帕单层覆盖在患者口或鼻上,有条件时用面罩及“S”型通气管更理想。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根据正常呼吸周期的规律,吹气约占呼吸周期的I/3时间,呼气约占呼吸周期的2/3时间为宜。吹气不宜过猛过大,以免造成咽部压超过食管开放压,从而使气体吹入胃内引起胃胀气,甚至引起肺泡破裂。
3、人工循环(c) 通过胸外或胸内人工挤压心脏以达到维持循环功能的方法。有胸外心脏按压和胸内心脏按压两种方法,现场急救最迅速、有效的方法是胸外心脏按压法。
(1)心前区捶击:适用于心室纤颤、电击伤及各种原因致心跳骤停在1. 5分钟之内者。在进行心脏按压前,予以迅速心前区捶击,其产生的低能电流可促使心脏复跳。方法: 右手松握空心拳,小鱼际肌侧朝向患者胸壁,以距离胸壁20一25cm高度,垂直向下捶击胸骨下段。捶击l~2次,每次1~2秒,力量中等。检查心跳是否恢复,如不成功,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2)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是使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板上,下肢稍抬高以利静脉血回流。抢救者位于病人一侧,将一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