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征.doc
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征
中国 是由多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国家, 历史 上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在祖国土地上劳动生息的范围及其所建立的政权的疆域和政区,都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政区的一部分。这一观点在今天似乎是没有异议的,但其中所包含广泛内涵和深邃的历史背景,需要作一简要的阐述。
今天中国国家疆域的形成是有其悠久的历史过程的。“中国”这个概念,在历史上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诗经#8226;大雅#8226;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个“中国”是指国都、京师。《诗经#8226;小雅#8226;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礼记#8226;中庸》:“是以名声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这里的“中国”是华夏活动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因为我国阶级 社会 初期,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中游地区,故称这个地区为中国,称陕北、晋北和冀北地区的民族为北戎、山戎,称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长江流域为东夷、南蛮。以后华夏族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夷戎的华夏化,黄河下游地区也包括在“中国”一词的范围之内。春秋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周王朝及晋、郑、齐、鲁、宋、卫诸国都自称“中国”,而将秦、楚、吴、越视为夷狄。《史记#8226;楚世家》:“秦为大鸟,……垂头中国。”《索隐》:“言欲吞山东。”春秋 时代 秦国僻在西隅,“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但对西戎还是“中国”自居,楚国在西周末年自称“蛮夷”,到了春秋末年以“华夏”自居,其他中原诸小国,都已华夏化了。秦汉以后,随着华夏族、汉族统治地域的扩大,“中国”一词指统一王朝的全部疆土。《史记#8226;南越列传》:“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赵)佗弗诛。”以后凡当处于分裂时期,则中国多指黄河流域。《三国志#8226;蜀志#8226;诸葛亮传》:“亮说权云: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两晋南北朝时期,东晋人将十六国看成夷狄,南朝人骂北朝为索虏,北朝人骂南朝人为岛夷,都自称中国。唐朝统一,没有这种分野,视这个时期为南北朝,李延寿修南北史,一视同仁,双方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宋朝把辽、金、西夏视为夷狄,而元朝则将宋、辽、金、夏均视为中国。明朝人把蒙古视为鞑虏,东北女真为建虏,而清人则将蒙古、新疆、西藏、 台湾 均视为中国的一部分,从一部记述大清帝国全国总志《大清一统志》即可知。由此可见,“中国”一词有其 发展 的过程,其含义也不断扩大。19世纪中叶帝国主义侵华前的中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中国”一词作为我们国家主权所达到的范围,是鸦片战争后几十年,中华民族民族意识加强后逐渐形成的。因此我们讲历史上的中国,就应以这个多民族统一国家范围的中国为中国,凡历史上在这个范围内的一切民族和政权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过去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历史上中原王朝、正统王朝统治范围为中国,其他就不是。这种观点无疑是错的,我们不是宋朝人,不是明朝人,我们是 现代 中国人,我们不应以古人的“中国”为中国;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今天中国的范围就是历史上的中国,这也不对,这岂不是承认帝国主义侵华的合法性了吗?总之,我们要分清中原王朝是中原王朝、中国是中国,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同。否则许多 问题 就讲不通。
那么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
根据我国的 自然 条件,在古代形成三大 经济 区:(一)内蒙古高原以南,大致上即阴山、长城一线以南,青藏高原边缘以东至海,为东部季风区,其自然条件适宜于农业,是汉族聚居的农耕区;(二)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阴山、长城一线以北为干旱和半干旱区,降雨稀少,分布有草原植被,为游牧民族聚居的畜牧区;(三)青藏高原高寒地带由于空气稀薄、气候寒冷、植被稀少,当地居民从事狩猎、采集和原始农业的混合经济;大兴安岭以东、长城以北的东北地区,由于气候寒冷,人口稀少,森林密布,17世纪以前当地居民主要从事渔猎、采集和少量农业的混合经济区。概而言之,我国历史上可分为农耕、畜牧和渔猎三大经济区。历史上民族、政权之间势力和疆土消长,实际就是这三大经济区的交融和消长。
这个发展过程,有几个重要的阶段。
第一阶段:战国秦汉华夏族政权疆域的形成和开拓期。春秋时期处于中国分裂状态,见于《左传》的大小国家有120多个,而其时四周夷狄却伺机强大,交侵华夏,所谓“南夷与北夷交,中国不绝如线。”(《公羊传》僖公四年)南北四方夷狄十分强大,中原诸国都受到威胁,甚至为其所灭。战国时期中原形成七雄,纷纷向四周开疆拓土,置郡县,筑长城。当时中原华夏族农耕区的最大威胁是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所谓“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史记#8226;匈奴列传》)北部的赵国原有山西中、北部,河北中部和西北部,北界至今桑乾河一线。赵武灵王时“胡服骑射”,北击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北京市十二中初三(上)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pdf VIP
-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各章节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doc
- 海鲜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幻灯片.pptx VIP
- 微电网能量管理:技术、策略与发展路径探究.docx VIP
- 某污水处理工艺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 VIP
- 理智与情感:爱情的心理文化之旅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03.1 20CS03-1 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一).docx VIP
- 2025年公司组织架构图及各部门职能要求模板参考(架构图可编辑).pdf VIP
- 级配碎石施工技术课件.ppt VIP
- 神话传说故事与中国文化 智慧树 知到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