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承压水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承压水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

承压水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 ?承压水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 ? ? ? ?摘要:针对承压水地段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难点,通过采用“高平台、大泥浆、深护筒、投粘土”等措施综合运用,以保证钻孔内外的水压平衡,减少涌水量,能有效防止塌孔,断桩。 新建铁路喀什至和田线的克孜勒河特大桥是该线控制性工程,位于新疆喀什市辖区,中心里程DK8+141,全长米,孔跨布置22-32m+3-24m+11-32m+m+2-32m,钻孔灌注桩基础176根。其中5#~14#桥墩位于高承压水地段,设计采用直径钻孔桩,桩长30~34m。 设计前期地质 上部地层主要为粘性土、砂类土及碎石类土;地下水位以下至埋深4m处,层厚约2m,为第一层液化土层,成份以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质黄土为主,局部分布有细砂及圆砾土;其下为一层圆砾土;圆砾土下为第二层液化土层,以粉土及砂类土为主,埋深在10~20m,层厚一般3~6m,局部地段达8m;其下为圆砾土层。 地下水分布 该桥地下水主要赋存第四系空隙潜水,下部分布多层承压水,以冰川融雪、河水及降雨补给为主,水量丰富,地下水埋深1~5m。克孜勒河河谷地带设计踏勘D1Z-37、D1Z-38、D1Z-39、D1Z-40钻孔出露上升泉,揭示为承压水,承压水水位高出地面1~3m。 承压水分布 D1Z-37,地下有高承压水 第一层承压水:在地表以下处,测得管内水头高度,三角堰堰口水流高度)。 第二层承压水:在地表以下处。测得水头高度米。 第三层承压水:在地表以下,测得水头高度,三角堰堰口水流高度)。 D1Z-39,地下有高承压水 第一层承压水;第二层承压水;第三层承压水;第四层承压水,承压水涌水量与D1Z-37号孔基本相同。 施工现场调查 2017年9月调查现场留存的D1Z-37地质钻孔的146mm套管,发现该管一直处于流水状态,在该处建立承压水水头观测点,经观测测得水头高度平均在。 即施工期的水头高度比钻探时2017年3月的水头高度高。 根据设计提供的相关承压水资料,结合现场前期的跟踪观测,依照承压水水头高度及试钻过程记录,制定了施工方案。 制定原则 确保安全质量,在施工中不出现塌孔,断桩; 有利于提高施工进度; 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先易后难; 充分利用已有的施工机械设备,减少因设备调遣而增加的成本与工期。 方案比选 经初步研究,可用方案如下: 围堰法 即填高桩孔位置,使桩孔孔口位置高于承压水水头高度。 泥浆平衡法 即加大泥浆比重,使泥浆柱形成的压力大于承压水压力,使承压水不至溢出孔口并保持的安全量。即: hρ浆≥ρ水 式中:h—孔口至承压水层深度,ρ浆—泥浆密度,H—承压水水头高度,ρ水—水的密度,一般取/L。 受泥浆比重限制仅适用于承压水不大的情况 综合平衡法 因承压水水头较高,用泥浆平衡法无法满足要求,而围堰法又成本过高,可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 现场平台填筑一定高度,平衡掉部分承压水水头高度,其余部分利用大泥浆比重遏制。 降压井 在施工场地周围钻探设置若干大口径降水井,以降低地下水位来抑制承压水头。 全护筒钻进 结合地质结构将摩擦桩变更为端承桩,并检算增加桩长。钻进过程中跟进护筒,护筒捶击打入,要求护筒直径不小于145cm,钢板厚度10mm,成桩后护筒废弃。 根据多方面资料和以上方案利弊分析,在与“围堰法、降压井、全护筒钻孔”等方案进行充分比较的基础上,经反复论证,最终确定采用“综合平衡”的施工方法。即为“高平台、大泥浆、深护筒、投粘土”等措施综合运用,以保证钻孔内外的水压平衡。 施工措施 高平台 填筑钻孔平台,直接提高钻孔内的水头高度,根据D1Z-37地质钻孔观测的承压水的水头高度,经计算泥浆比重,确定平台高度不低于米,填筑平台大小要保证钻机、吊车、混凝土运输车能共同作业。填筑时采用分层填筑,每层厚度不大于40cm,并进行机械压实。 大泥浆 即加大泥浆比重,使泥浆柱形成的压力大于承压水压力,使承压水不至溢出孔口并保持的安全量。即: H×ρ浆≥×ρ水 式中:H—孔口至承压水层深度,ρ浆—泥浆密度,h1—承压水水头高度,h2—平台高度,ρ水—水的密度,一般取/L。 使用泥浆柱平衡法必须使泥浆密度自钻至承压水层前至混凝土灌注完毕始终保持比较稳定,重点防止钻孔结束后至混凝土灌注期间孔内泥浆沉淀,上部泥浆密度下降较大而造成的泥浆柱压力小于承压水压力。特别是多层承压水,容易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