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仲景治疗泄泻18法
仲景治疗泄泻18法 仲景医药研究所 王振亮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 现代医学称腹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量增加、粪质稀薄为特点。 泄泻作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较多论述,涉及方剂达30余首,治法十余种。 (一)疏表止利法 适用于风寒束表,内迫阳明大肠,传导太过而下利。 症见下利、恶寒、发热、无汗、“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颈项强急等。 方用葛根汤。方以桂枝汤加麻黄,辛温发汗,解表祛邪;加葛根既能助麻黄、桂枝解表,又能止利,故仍用葛根汤发汗解表,兼以止剂。 (二)清里解表法 适用于太阳之邪内传阳明,热迫大肠而兼表邪之协热利。 症见下利、口渴、汗出而喘,脉促。 方用葛根芩连汤。方中葛根为主药,既可解肌,发散在表之邪热,又能升清阳治下利。黄芩黄连苦寒清热,厚胃肠,善治热利。又伍以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为佐使药。 (三)温中解表法 适用于表证误下后,表邪不解,脾阳受伤,不能运化转输水谷精微所致之下利。 症见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 方用桂枝人参汤。方用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名理中汤)温中散寒止利,桂枝解太阳之表。太阳病误下后,虽表证仍在,但脾阳受伤,清气下陷而利下不止,此情为重为急,故治法以温中补虚为主,兼以解表。本法亦适宜于未经误下而脾气虚寒下利与表邪不解并见,表里俱寒之证。 (四)清热止利法 适用于少阳郁火下迫阳明,大肠传导失常而下利。 症见腹痛,里急后重,利下赤白冻子,伴有口苦、咽干、心烦、食欲不振等。 方用黄芩汤。方中黄芩苦寒坚阴而清里热;用芍药、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更用大枣甘缓补脾,扶正祛邪。 (五)攻下积滞法 适用于宿食内停,阻滞肠胃,肠胃运化失司,水谷下奔而致下利。 症见下利臭如败卵,脘腹胀痛,泻后痛减,嗳腐酸臭,苔厚腻或垢浊等。 方用大承气汤。用大黄苦寒,泻热去实,推陈致新;芒硝咸寒,软坚润燥,通利大便;枳实辛、微寒,破气消痞;厚朴苦、辛温,行气消满。本证之下利由壅滞引起,使用通利药物去其壅滞,则体液外泄的假象可随之而去。(256条) (六)通腑泻热法 适用于实热积滞内停肠腑,热结旁流之下利。 症见下利不爽,臭秽浊垢,腹痛拒按,舌苔黄燥,脉数有力。 方用小承气汤。方中大黄苦寒泻热去实,推陈致新;厚朴苦辛温,行气除满;枳实苦辛微寒,理气消痞。三药同用,共奏泻热通便,破滞除满之效。也可用大承气汤。 (七)攻逐水饮法 适用于水饮积留日久,留饮随大便而去之下利。 症见心下坚满,脉沉伏,苔滑腻,未经攻下而其人欲自利,虽下利而心下续坚满等。方用甘遂半夏汤。方中甘遂攻逐水饮,半夏散结除痰,芍药、甘草、白蜜酸收甘缓以安中,即可缓和甘遂峻下之性,又有解毒之功。 (八)利水渗湿法 适用于脾虚湿困,气机被阻,气化不利,水液偏渗于大肠。 症见泄泻,水肿,小便不利,霍乱吐泻等症。 方用五苓散。用猪苓、茯苓、泽泻利水,白术崇土制水,桂枝温阳化气以行水。诸药配伍,为阳虚、三焦气化不利而设专剂。 (九)温中止利法 适用于中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停,升降失常之下利。 症见霍乱吐利交作、腹中冷痛、头痛、发热、身疼痛、口不渴等。 方用理中汤。方中用人参、甘草健脾益气,干姜温中散寒,白术健脾燥湿。 (十)温肾利水法 适用于少阴病肾阳本虚,疾病日久则肾阳更虚,阳虚寒盛,水气不化而泛溢,浸渍胃肠之下利。 症见自下利,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 方用真武汤。方中用炮附子之辛热以壮肾阳,使水有所主;白术燥湿健脾,使水有所制;生姜宣散,佐附子之助阳,是于主水中有散水之意;茯苓淡渗,佐白术健脾,是于制水中有利水之用;芍药既可敛阴和营,又可制附子刚燥之性。 (十一)回阳止泻法 适用于少阴病肾阳衰微,肾寒不能温煦脾阳,水谷不化之下利。 症见下利清谷、脉微细、但欲寐及无热恶寒、身蜷、呕吐、四肢厥逆、小便清白、舌淡苔白等。 方用四逆汤。方中炙甘草甘温,温养阳气;干姜、生附子辛温,助阳散寒。三药合用,共凑回阳止泻。也可根据情况使用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四逆加人参汤。 (十二)育阴清热法 适用于少阴阴虚有热,水气不利,偏渗大肠而致下利。 症见下利,小便不利或小便黄热或见尿血,渴欲饮水,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舌质红,苔少乏津,脉浮数或细数等。 方用猪苓汤。方中用甘咸阿胶滋养阴液,滑石泄热利水,猪苓、茯苓、泽泻淡渗通利,使水去而不得偏渗大肠,下利自止。若阴虚化热,兼脾虚失运而下利者,治以猪肤汤滋阴润燥,健脾止利。 (十三)辛开苦降法 适用于治疗不当或饮食调护失宜,损伤脾胃之气,邪热乘虚内犯,导致脾胃不和,寒热错杂,气机痞塞,升降失常。 症见下利、腹中雷鸣、心下痞硬、干噫食臭等证。 方用生姜泻心汤。重用生姜,取其宣散水气、和胃降逆而止呕,更与半夏相配,以增强和胃降逆化饮之功。芩、连与姜、夏相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