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第四、5章钢中奥氏体的形成.pptVIP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理第四、5章钢中奥氏体的形成

第二章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 又称为逆共析相变。 钢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是热处理的基础。除回火、少数去应力退火,热处理一般均需要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温度使钢部分或全部形成奥氏体,经过适当的冷却方式使奥氏体转变为所需要的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 奥氏体晶粒大小、形状、空间取向以及亚结构,奥氏体化学成分以及均匀性将直接影响转变过程、转变产物以及材料性能。 第二章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 1、奥氏体的组织特征 1)奥氏体形成的温度范围 根据Fe-Fe3C平衡相图,奥氏体是高温稳定相,相图中GSEJNG是奥氏体稳定存在的区域 。 第二章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 但实际的相变并不是按照状态图中所示的温度进行的,往往存在一定的温度滞后,且温度滞后的程度随加热或冷却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实际加热时的相变临界点标以字母 c(如 ACl、AC3、Accm ); 实际冷却时的相变临界点标以字母 r(如 Arl,Ar3,Arcm )。 第二章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 2)奥氏体的组织和结构 定义:C溶于γ–Fe形成的间隙式固溶体。 奥氏体的组织通常是由等轴状的多边形晶粒所组成,晶内常可出现相变孪晶。 图2.2 奥氏体不锈钢 图2.3 相变孪晶 第二章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 奥氏体结构特点: 1、C 原子位于γ–Fe 点阵的中心和棱边的中点(八面体间隙处); 2、C原子进入γ–Fe点阵间隙位置引起;γ–Fe点阵等称膨胀;C%增 加,奥氏体点阵常数增大,但奥氏体的最大溶C量(溶解度)为2.11%; 3、C原子在奥氏体中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浓度起伏; 4、合金元素原子(Mn、Si、Cr、Ni 等)溶入奥氏体中取代Fe 原子的位置,形成置换式固溶体,称合金奥氏体(晶格畸变和点阵常数变化 )。 实际上,奥氏体的最大碳含量为 2.11%(重量),原子百分比为 10%,即 2.5个晶胞中才有一个 C原子。 第二章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 图2.4 C原子在γ-Fe 点阵中可能存在的间隙位置 第二章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 3)奥氏体的性能 奥氏体可以在室温成为稳定相(合金元素、奥氏体不锈钢)。 奥氏体的硬度和屈服强度均不高,因面心立方点阵滑移系统多,奥氏体的塑性很好,易于变形,即加工成形性好; 面心立方点阵是一种最密排的点阵结构,致密度高,奥氏体的比容最小; 奥氏体中铁原子的自扩散激活能大,扩散系数小,因此奥氏体钢的热强性好,可作为高温用钢; 奥氏体具有顺磁性,可作为无磁性钢; 奥氏体的线膨胀系数大,可制作热膨胀灵敏的仪表元件; 奥氏体的导热性能差,故奥氏体钢加热时,不宜采用过大的加热速度,以免因热应力过大而引起工件变形。 第二章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 2、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由于奥氏体与铁素体及渗碳体的碳含量和点阵结构相差很大,因此,奥氏体的形成是一个由α到γ的点阵重构、渗碳体的溶解以及C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重新分布的过程。 (1)奥氏体的形核; (2)奥氏体晶核长大; (3)剩余碳化物的溶解; (4)奥氏体均匀化。 α + Fe3C → γ 晶体结构:体心立方 复杂斜方 面心立方 含碳量: 0.0218% 6.67% 0.77% 第二章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 图2.5 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第二章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 以共析钢为例,讨论钢中奥氏体形成。 1)奥氏体形核 能量起伏、浓度起伏和结构起伏 奥氏体形核位置:主要在F和Fe3C的相界面,其次在珠光体团界、F亚结构(嵌镶块)界面。 这是因为缺陷附近: 碳原子的浓度差较大; 原子排列不规则,所需的结构起伏较小; 晶体缺陷较多,具有较高的畸变能。 快速加热时,奥氏体临界晶核尺寸减小,且相变所需的浓度起伏也减小, 可在铁素体内的亚晶界上形核。 第二章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 2)奥氏体的长大 奥氏体长大过程是依靠原子扩散完成的,原子扩散包括: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