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溢洪道底板水毁事故形成机理及预防措施
李学海州~,陈素红3,渠立光1
摘要:通过国内外溢洪道底板水毁事故对比,对溢洪道底板水毁事故成因及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溢
洪道底板水毁事故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溢洪道水毁事故升坎跌坎止水失效排水失效锚杆失效空蚀破坏
1、国内外溢洪道底板水毁事故实例
水利水电泄洪建筑物下游溢洪道中的陡槽、消力池、水垫塘底板水毁事故时有发生,其中揭底破坏具
有历时短、范围大等特点,整块底板被水流翻起、掀走,对工程的危害性很大。在实际工程中,大多数的
底板破坏属于揭底破坏。为探明溢洪道底板水毁事故形成原因及破坏机理,并提出预防措施,本文列举了
7个国内外工程实例。
实例l:迪金森坝位处北达科坦哈特河上,1954年4月,最大泄流量达1lOm3/s时,溢洪道发生失事,
一天内紧靠溢洪道顶部下游的6块混凝r十板中的4块沿横向齿墙靠近中部断开,上游端露出水面,以顶面纵
向钢筋作为铰链。混凝土板下软弱的砂页岩基础被冲刷,横向截水墙脱开,混凝土板浮向下游。随后的事
故调查发现基础冲刷深度为1.8~3.6m,未冲动的混凝土板下面的砂砾反滤层已冻成整体。
实例2:比格桑迪坝位处怀俄明州两南部罗克斯普林斯以北约72km的比格桑迪河上,1952年完成施工
后不久,水库渗漏以及冬季严寒使溢洪道开始受到损坏,1958年消力池混凝土侧墙处以及靠近泄槽部分发
生了严重裂缝,此处未设排水管。为了改善排水情况及减少进一步损坏,在损坏区钻排水孔穿过混凝土。
1960年紧靠大体积溢流堰下游的混凝土侧墙向外翻转,与堰顶接触处的混凝土大量剥落。溢洪道运用期间,
测点4+66以上的一根泄槽排水管满流,水穿过底板接缝到达基础的通道比较畅通,这块混凝土板在1983年
6月宣泄流量11m3/s时最终被扬压力损坏。
被冲成深坑,最深达13m,中间一块底板被整块掀起,翻转180。后反压在下游底板上。经观察,底板横
向接缝处有一升坎,致使动水压力钻入底板,将板块掀起冲走,且缝间止水、底部排水以及基础处理不良,
导致板块底部产生巨大扬压力,造成板块火稳。
不及,紧急炸开溢洪道进口子埝过水,由于子埝系十堤,经多年沉积已相当稳定和密实,炸除不易,仅开
口5m左右,使过埝水流发生折冲,在堰后桥墩排架阻挠下水流更加紊乱,致使公路桥下游溢洪道部分底
板被冲毁,面积达170m2,厚15cm底板被人块掀起翻倒,有的被冲入消力池中。
衔接体被水流冲毁翻倒,陡槽及鼻坎水流紊乱,水毁面积达800m2。
实例6:官庄水库溢洪道于1965年投入使用,运行中儿次发生水毁与改建,较典型的一次水毁发生在
冲入消力池中,另一块被拆断成2截,上截长约l‘i全长的(顺水流向)2/3,首部被托起约10cm;板的尺寸(长
陈素红(1967一).女.湖北人,剐教授,.1:婴从qf水下及上小T氍研究;
渠立光(1977--),男.江苏人.T程J),li.{:婴从峙‘水r水力学研究。
III.350·
X宽X厚)为lOmX9.7mXO.8m。由丁.连降人雨,改朋流量为120
m3/s继续泄洪约5天。停止泄洪后发现中间
”
2块混凝土板被冲掉后,基础强风化板岩被水流冲成深约2.5m的槽。
块接缝处发生局部剥蚀现象,桩号1+307.5~I+320段泄槽轴线左右各一块混凝土底板(每块9mX12.5m)
被掀至挑坎下,其中破碎的最大一块约有9mX2mXim左右,位置在坎下3m左右,并偏向右岸,被掀走的2
块底板连锚筋一起拔走。挑坎表面有轻微撞痕。由于坎下山岩阻水较大,下泄水流受尾水项托影响,各泄
量下水流均未挑射起来。关闸后检查,底板_卜.平均冲深70
cm,总方量约160m3,冲坑沿水流方向呈上浅下
深,横向相邻左岸板块下无掏刷,右岸板块.卜.轻度掏刷。
2、溢洪道底板水毁事故诱因分析
对比分析以上国内外溢洪道水毁事故实例可知,溢洪道底板水毁事故诱因主要有:
1)底板存在渗漏通道:因渗漏通道的存在,底板上水流可顺利穿过渗漏通道进入底板下部,造成扬
压力(渗透压力及浮托力)增大,当超过底板稳定平衡极限时,底板被托起,形成破坏。渗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