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主、执行权的诺匿置.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事主、执行权的诺匿置

民事执行权的配置与运行机制研究 作者:郑文哲 陈庆芳 发布时间:2008-11-17 11:38:32   论文提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交易所带来的风险大幅增加,而我国的信用体系又尚未完全建立,实践表明,越来越多的纠纷已不能单靠审判程序“一锤定音”,民事执行程序作为权利实现的最终环节,为审判程序发挥着保驾护航的作用。执行权的行使则是执行程序的核心。以国家公权力为后盾的执行权行使的好坏,势必关系当事人权利的实现,进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这一考虑,本文从当前我国执行权的配置和运行模式出发,站在历史和科学的角度,试图为已开启法治纪元的我国探求执行权配置合理、运行高效之路   关键词:执行权配置 运行模式   民事执行是执行机构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债务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依法实现债权人民事权利之程序。强制执行的进行,集中体现为以执行行为为表现形式的执行权的行使。在现实执行工作中,由于执行权性质不清、权能不明,导致权力过于集中,执行的公正和效率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   一、执行权的性质   执行权是20世纪90年代初人民法院实现审执分立后提出的概念,作为一项强制债务人履行法定义务的权力,理论界对其性质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代表性的观点有:   1、民事执行权是司法权。认为完整的司法行为必然包括审判行为和执行行为,执行行为依附于审判行为。   2、民事执行权是行政权。执行权具有行政权的确定性、主动性、命令性和强制性。从本质上来说,执行行为是一种职权强制行为和单方行为。   3、民事执行权具有司法权和行政权双重属性。执行权包括执行实施行为和执行救济行为。前者是执行机构基于国家公权力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行为,属于行政权。后者指执行机构判断和处理执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的行为,具有司法的消极性和被动性特征,属于司法权。   4、民事执行权是一种司法行政权。民事执行行为是以保证法院实现司法职能为基本任务的行政行为,因此是一种新型的权力,具有司法行政权的性质[1]。   5、民事执行权是一种综合权。执行权是裁判权、命令权、司法权三权合一的综合权。在执行过程中对产生的争议作出裁定的是裁判权;对被执行人、协助执行人或者有关人员发出通知、作出决定等的是命令权;依据法院的执行名义或执行争议的裁定进行单纯执行的行为是执行实施权。   上述观点有的是片面地从一个角度对执行权作出了定性,忽视了执行权与单纯的司法权、行政权之间的差异;有的是将执行权定性为一种新型的权利,与司法权、行政权地位并列,从目前条件和社会现状来看,都是不切实际的。   笔者同意上述观点3,没有必要强行将执行权纳入某个范畴,执行权客观上具有行政权和司法权双重属性。正如我国法院虽性质上属司法机关,但法院工作人员仍属行政编制。其中,行政权属性主要体现为执行实施权,司法权属性主要体现为执行程序中的裁决权。   二、执行权的配置   执行权的配置是指需执行权内部各项权利的合理分配,以确保各权力之间关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约。   (一)我国执行权的现行配置模式及缺陷   1、我国目前的执行权配置模式   根据相关法律和执行实践可以看出,我国的执行权由执行员行使。一个执行案件立案以后,由一个执行员包办一切,如对财产的调查、控制、委托评估、拍卖、变卖,对妨害执行行为的处罚,对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和案外人异议的审查、执行款物的交付等都由执行员负责。也就是说,执行员集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决权于一身,执行员既是裁判者,又是执行者。执行权内部没有分权,执行员行使全部执行权能,没有区分。   对执行员的任职,我国也不像对法官的任职一样有明确的规定。现实情况是,执行员一般由书记员担任,没有严格的资质限制[2]。执行机构往往成为养老养闲的场所。   2、传统执行权配置的缺陷   司法权、行政权合一的中华法系的传统特征在新中国的民事执行体制中仍然完整地保留着。现行执行工作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产生的,存在着条块分离、效力不高、透明度不强等缺陷,由此不可避免地对执行权运行机制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   (1)执行权过度集中。权力的过度集中,缺乏外部权力督促,容易使执行员产生惰性,致使执行工作不能迅速、及时、持续地进行。此外,权力的过度集中,一定程度上会使执行人员产生主观臆断,意气用事,行使执行权超越必要的、合理的限度,如违法执行案外人的财产、滥用强制措施等等。   (2)执行自由裁量权过大。由于执行权兼具行政权的属性,则其自由裁量的特征必然存在,难免会出现执行人员恣意行使执行权,体现在执行程序中,主要表现为:随意改变执行依据的执行内容;违反当事人真实意思,强制执行和解;以亲疏、好恶为标准,随意进行执行财产的分配;随意对执行财产予以变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