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昭玲教授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疗心得.docVIP

尤昭玲教授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疗心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尤昭玲教授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疗心得.doc

  尤昭玲教授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疗心得 【摘要】 笔者通过随师临证, 总结 了尤昭玲教授对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诊疗心得:导师认为内膜异位症病因复杂,以血瘀为要,与心肝相关;以周期性痛、坠、胀、疲、忧、恐为临证特点; 治疗 上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大法,采用经前、经行、经后期三阶段之周期疗法,自创临床验方疗效显著。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疏肝宁心;周期疗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中医学古 2.3 病证结合,用药灵活 导师指出:血瘀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根本病机,故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法则。“气为血之帅”、 “气行则血行”,“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故治之行气解郁,提气缓堕。“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凝”。平素抑郁,或恚怒伤肝,气机不畅,瘀血阻滞冲任。女子以血为主,以肝为先天,而女性在生理上又经常处于“有余于气而不足于血”的状态,容易出现肝郁不舒,气机不畅的情况,况痛证必与心肝神魄关联,故常配以疏肝理气,宁心安神之品。临床以下三种证型多见。 2.3.1 气滞血瘀型 症见小腹胀痛,经前经行痛剧,痛引腰骶,腹痛拒按,性交疼痛,胸胁作胀,经行淋漓,色紫暗夹有血块,婚久不孕,舌质偏紫,边有瘀斑,苔薄,脉弦紧。治宜理气行滞,化瘀止痛。药用柴胡、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乌药、木香、蒲黄、五灵脂、三棱、莪术、丹参、赤芍、郁金、枳壳、延胡索、乌药等。因本病以血为本,导师常选用水蛭、土鳖虫等虫类药以活血破瘀。 2.3.2 寒凝血瘀型 症见月经后期,经前经后少腹剧痛,拒按,得热稍缓,量少不畅,色紫暗有块,常伴四肢厥冷,面色青白,舌黯滞、苔白,脉弦紧。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常用少腹逐瘀汤、失笑散等。少腹逐瘀汤中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行瘀;延胡索、五灵脂、蒲黄、没药化瘀止痛;加少量肉桂、茴香、干姜温经散寒以除湿,全方共奏温经散寒,活血祛瘀止痛之功效,是 治疗 少腹血瘀型妇科疾病的良药。 2.3.3 气虚血瘀型 症见经期经后腹痛,喜按喜暖,经量或多或少,色淡质稀有小块,平时倦怠乏力,面色少华,气短懒言,肛门重坠,便意频频,舌淡、苔薄或舌胖黯滞边有齿印,脉弦细无力。治宜益气活血化瘀。常用四君子汤加少腹逐瘀汤加减。 2.3.4 多种兼症,灵活用药 伴心烦失眠者,加合欢皮、莲心、钩藤等以宁心安神;伴乳房胀痛者,加瓜蒌、橘核等以行气消胀止痛;伴肛门坠胀、里急后重者,加黄芪、升麻、木香、党参;伴腹胀痛者,加延胡索、川楝、白芷、腹皮、香附; 伴大便溏稀者,加白术、泽泻、葛根;伴肿块者,加三棱、橘核、皂角刺、泽兰、泽泻等以散结消癥;伴巧克力囊肿者,加生大黄、虻虫、水蛭、桃仁等破血散结;伴输卵管黏连者,加莪术、地龙、土鳖虫等;补肾药常选用巴戟天、鹿角霜、覆盆子、仙茅、仙灵脾、川断、菟丝子、桑寄生、熟地等,但体温上升不良者禁用仙茅、仙灵脾。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约占育龄期妇女的10%,患内异症的妇女中不孕症的发病率约30%~50%,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发病率逐渐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本病虽属良性疾病,但它表现为细胞增生、浸润、复发等恶性行为,使之成为难治之症和 现代 医学重点研究的疾病。目前西医治疗有期待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因复发率高,不良反应较大,总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中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的深入,中药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受孕率、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优点,从而显现出中医治疗本病的独特优势。 导师提出痛证必与心肝神魄关联,镇静安神才能制痛,此为止痛前提。笔者随师临证观察,发现临床上内异症患者兼夹心肝症状者亦为多见,疏肝宁心法是内异症治疗中一个重要的兼治之法。所谓 “诸痛疮疡,皆属于心”、“痛脉多弦,弦脉属肝”,女子以血为主、以肝为先天,容易出现肝郁不舒,气机不畅的情况,且心藏神,肝藏魂,神魂与精神意识的活动有关,肝藏与冲脉亦密切相关,不仅肝血下注冲脉以司血海蓄溢,况肝气疏泄不利,又将形成肝郁气滞,冲任经血之排泄必将受到影响,从而促进血瘀形成和 发展 之可能。因此在内异症的治疗中常加入疏肝理气,宁心安神之品,如莲心、合欢皮、钩藤、远志、广郁金,并辅以心理疏导,每能获取良好的临床疗效。 我们通过多年来的临床摸索,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明确本病属中医“血瘕”的范畴,以血瘀为基本病机,以活血化瘀为首要治则,治之行气散结或提气缓坠,配以疏肝理气,宁心安神之品,并结合妇女月经周期特点,通过中医的辨证治疗、周期疗法、验方治疗及外治法已经在缓解症状、改善体征、助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为中医系统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