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茶艺概论》第四章.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茶艺概论》第四章

茶艺概论;第四章 茶艺的形式;第二节 茶具的选择 一、陶土茶具 二、瓷器茶具 三、其他茶具 四、茶与壶的搭配 五、壶的构造 六、壶的选购与保养 七、紫砂壶的鉴赏;开元方壶;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桑蚕壶;紫砂茶具的演变及发展 宜兴制陶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考古对 宜兴古窑发掘证实,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 器时代,这里就开始制陶,到了汉代则更 大量生产日用陶器。宜兴紫砂泥深藏于甲 泥矿床的夹层中间,称之为泥中泥,是宜 兴,乃至中国得天独厚的宝藏。;宜兴紫砂经培烧(焙烧)后测定,呈烧结而不瓷化。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烧成品断面呈 残留石英、云母残骸、赤铁矿、莫来石晶 相和双气孔结构。因而,宜兴紫砂陶具有 透气而不渗水的特点。 ※造型简朴大方、色调淳朴古雅;紫砂茶具的渊源 紫砂茶具起始于宋,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在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形成了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紫砂艺术。北宋梅尧臣曾在《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欧阳修也有“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的诗句,说明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历代制壶大师及其作品;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提梁菱花壶;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四名家”及“壶家三大” ;明 徐友泉;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时大彬为时朋之子,最初仿供春,喜欢做大壶。后来他在游娄东时与名士陈继儒交往甚密,共同研究品茗之道,根据文人士大夫雅致的品???把砂壶缩小。点缀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饮茶品茗的趣味。 他制作的大壶古朴雄浑,传世作品有菱花八角壶、提梁大壶、朱砂六方壶、僧帽壶等。他制作的小壶令人叫绝,因此当时就有“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 的赞誉,被誉为 “千载一时” 。他为紫砂发展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到了清代,紫砂艺术进入了鼎盛时期。砂艺高手辈出,紫砂器也不断推陈出新。这时期紫砂大家有陈鸣远、邵大享等名家。陈鸣远是继时大彬以后最为著名的陶艺大家。陈鸣远制作的茶壶线条清晰、轮廓明显,壶盖有行书“鸣远”印章,至今被视为珍藏。据《阳羡名陶录》记载:“鸣远一技之能世间特出。” ;在紫砂壶上雕刻花鸟、山水和各体书法,始自晚明而盛于清嘉庆以后,并逐渐成为紫砂工艺中所独具的艺术装饰。不少著名的诗人、艺术家曾在紫砂壶上亲笔题诗刻字。《砂壶图考》曾记郑板桥自制一壶,亲笔刻诗云:“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此时最著名的是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此人工于诗文、书画、篆刻,时任江苏溧阳知县,特意到宜兴和杨彭年制壶,创造了著名的曼生十八式。; 杨彭年的制品雅致玲珑,不用模子,随手捏成,天衣无缝,被人推为“当世杰作”。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作,再由陈氏镌刻书画,其作品世称“曼生壶”,一直为鉴赏家们所珍藏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