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家川村村名由来
成家川村村名的由来
在明朝景泰(1450—1457)和天顺(1457—1464)年间,朝中帝王纷争,边疆战事不断,社会动荡,民不廖生。中原大地更是一片凄凉,灾荒连年,田野寸草不生,庄稼颗粒无收,为谋生,有一成姓人家,一家六口(父母和两子、两女)从山东聊城逃荒到山西省潞城县(1994年撤县设市)城东8里的一处村落时,看到这里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气候宜人、取水方便,和沿途所见相比,眼前就像人间天堂,全家人一致同意安家在此,便定居下来。
据传,当时已有多姓人家在此居住,已聚集成村落的雏形,村中置办有土地的裴、李、靳三姓人家是较富裕的户口,因家中财富充裕,是其它姓人家攀附的靠山,并在村中为所欲为、称王称霸,成姓人家初来乍到,因山东汉子的秉性和对当地村情的不了解,时常受到大户人家裴、李两家的欺负和排挤(据老人相传裴、李两家是近亲)。为了在此地能生存、立足、图强,成姓人家把远在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的赵姓外甥一家请来居住,赵家此次搬来有父、母和弟兄7个共9口人,此时成家势力大大增强,在村中地位逐渐得到巩固,并对裴、李两家形成了巨大的威胁,由于在村中失去了霸主地位和往日的威严,李姓人家便迁往附近的李家村和微子镇村居住,裴姓人家觉得势单力薄,便变卖家产,远走他乡谋生。成姓人家从此摇身成为村中霸主,数年后,对抗心理逐渐淡薄,李姓后辈人家才陆续返回村中居住(成家川村现有的耕地地名有位于村东的“裴家光”、村北的“李家壕”和村西南的“靳家园”三个地名可推断为裴、李、靳三家当年置办的田地)。成、赵两家站稳脚跟后,接纳了申、郭、王等多姓人家来此同住,以抗击自然灾害和人为侵害,并在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前后)建村(成家川村西头庙碧霞宫内碑记有记载),命名为——成家川村。而后,由于生产的发展和人家的增加,当时的村庄已不能容纳全村人居住,成、赵两家又在村西南方向的一处高地上开辟出一庄叫“南窑庄”(因依岸或坡下掏窑洞居住),即现在的窑上村(有窑上村南观音堂碑志为证)。和“南窑庄”类同的还有成家川村内的“同申和”、“财神庙地”、“东酒坊”、“南岸上”、“街口”、“苇池地”等名称在当时分别代表村中的一个居住片区。直至今日,村民仍耳熟能详,中老年人还习惯沿用。
解放初期,微子镇、冯村、和合等村成姓人家,在每年清明节都要到“靳家园(现仍为成家川村所有)”坟地(现窑上村办公楼后就是成家老坟,始祖成复兴在此安葬,有现存成姓家谱为证)燃香焚纸、祭拜列组。
成家川村从建村至解放前,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包括裴姓在内的李、靳、成、赵、郭、申、王等多姓人家均献出了毕生的心血和智慧,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毅力辛勤的耕耘着脚下的数千亩土地,养育了一代胜于一代、一代强于一代的子孙后辈,他们在这里生生不息、创业不止,村上办起了粉坊、醋坊、油坊、酒坊和硝坊。开挖出深达十三、四丈(40多米)的地下泉水深井,使在村中居住的百姓,足不出户,便应有尽有。临近全国解放前,村中已在完全私有制的框架下,涌现出经济实力较强的四大户、八小户、三十二个圪垯户。这些富户们,除拥有耕种土地的全套农具和拉运煤、粮食的大车和大牲畜外,还有自家的碾、礳,并供全村人使用。如果说此时的成家川村文明达小康,那么彼时的成家川村已是和谐、富裕充满生机的良好局面了。???果说现在的成家川村知识分子成群,那么在上世纪初叶村中的富家子弟已是文人墨客居多。以致于解放后多位红军、八路军战士退伍后,愿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大地落户安家、共谋生存大计,并形成了成家川村姓氏多元化的群体性。
准确地说成家川村建村应该在明朝天顺帝即位(1457—1464)的8年间所建,迄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编撰:成 信 赵云刚 赵丑友 赵江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微机组装和维护实习报告之攒机组装报告.doc
- 微电影创作讲座之四“点生动”.doc
- 微软认证–SQLServer2000数据库程序设计.doc
- 德克士–工作训练资料.doc
- 德育_安全_教育教学_班主任.doc
- 德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doc
- 心守家园童缘·圆梦–2012.06.01武宣.doc
- 微软企业桌面虚拟化〔MicrosoftEnterpriseDesktopVirtualization〕体验教程之安装篇.doc
- 心在作痛伤感带字女生头像.doc
- 心态及能力决定人生的高度.doc
- 2025年海口市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能力题库含答案.docx
- 2025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海南健康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套.docx
- 2025年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海口市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能力测试题1套.docx
- 2025年浙江省舟山市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能力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精选.docx
- 2025年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浙江省衢州市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及完整答案1套.docx
- 2025年温州商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必考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