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标)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 燃烧与灭火(无答案)
燃烧与灭火
【课标要求】
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认识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物。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核心知识】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灭火方法的分析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燃烧与灭火 通过对乙炔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条件的探究,知道控制燃烧的方法
通过对氢气爆炸实验的探究,了解爆炸的原理及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要点精讲】
1.灭火的原理
(1)移走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灭火的方法
不论采用什么样的灭火方法,其原理都是阻止燃烧反应的发生。只要除掉燃烧所需条件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会停止。在实际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灭火,不但使火熄灭,而且尽量减小损失,还应简便易行。
3.燃烧的条件
(1)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方法导引:初中化学学习的燃烧现象基本上都需要氧气的存在,但也有的物质燃烧时不需要氧气,如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镁可以在氮气、二氧化碳中燃烧,所以燃烧的定义也可推广为:可燃物质所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燃烧的条件:
物质具有可燃性
物质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质的着火点
(3)促进燃烧的方法
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当氧气用量相对于可燃物不足时,可燃物会发生不充分燃烧。当氧气足量时就发生充分燃烧。乙炔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生成物不同。
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
4.爆炸是如何产生的
(1)定义: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积聚
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现象。可燃性气体(天
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面粉、煤粉、棉絮等都会遇明火或电火花发生爆炸。
(2)小结: ①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②一切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就易发生爆炸.家用煤气一旦泄露,千万不要开动电器开关,以免发生爆炸.
例题解析:
【1】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酒精灯不慎打翻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A项中盖上锅盖可隔绝空气使火熄灭,正确;B项中用湿抹布盖灭,可以灭火而且简便易行,也正确;C中电器起火用水浇灭,虽然可以灭火但水会损坏电器,也可能引发触电事故,不是最佳方法;D中图书挡案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对图书挡案不会造成进一步损坏,正确。答案:C
【2】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
【技能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的是 ( )
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
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
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木砍掉
2.吉林市中百商厦着火,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 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 D. 水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
3.下列灭火方法中错误的是 ( )
A.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扑灭 B.煤气灶着火用灭火器扑灭
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图书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4.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石油是一种化合物
C.石油可直接用作飞机燃料 D.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5.篝火晚会时,要把木柴架空,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
A.散热快 B.易得到较高的温度
C.减少可燃物 D.使空气与木柴充分接触
6.火柴划着后,如果将火柴直立,使火焰在上,火柴就不易继续燃烧,原因是( )
A.氧气不足 B.没达到着火点
C.火柴的着火点升高 D. 空气不足
7.与可燃物燃烧时的现象有关的因素有( )
① 氧气的含量 ② 可燃物的本性 ③ 可燃物的形状 ④ 燃烧空间的大小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课标)2014高三英语总复习 写作专项指导一 应用文 书信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新课标)2014高三英语总复习 写作专项指导七 议论文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新课标)2014高考历史二轮 专题能力提升训练七 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二模、摸底试题,含解析).doc
- (新课标)2014高考历史二轮 专题能力提升训练五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二模、摸底试题,含解析).doc
- (新课标)2014高考历史二轮 专题能力提升训练八 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二模、摸底试题,含解析).doc
- (新课标)2014高考历史二轮 专题能力提升训练十三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 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二模、摸底试题,含解析).doc
- (新课标)2014高考历史二轮 专题能力提升训练十二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二模、摸底试题,含解析).doc
- (新课标)2014高考历史二轮 专题能力提升训练四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二模、摸底试题,含解析).doc
- (新课标)2014高考历史二轮 阶段升级训练 世界史(含二模、摸底试题).doc
- (新课标)2014高考历史二轮 综合模拟训练(含二模、摸底试题).doc
- (新课标)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 金属的化学性质(无答案).doc
- (新课标)江西省南昌市名校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测试卷1(南昌市铁路一中).doc
- (新课标)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 食物中的有机物(无答案).doc
- (新课标)江西省南昌市名校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测试卷2(江西师大附中)新人教A版.doc
- (新课标)江西省南昌市名校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测试卷5(南昌一中).doc
- (新课标)江西省南昌市名校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测试卷6(南昌十中).doc
- (新课标)江西省南昌市名校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测试卷4(南昌二中).doc
- (新课标)辽宁省大连市铁路中学高中英语 Module 1 4th period Everyday English and Writing课前预习学案 外研版必修1.doc
- (新课标)江西省南昌市名校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测试卷7(南昌十七中).doc
- (新课标)辽宁省大连市铁路中学高中英语 Module 1 My First Day at Day at Senior High 1st period Words and Reading课前预习学案 外研版必修1.doc
最近下载
- 教学能力大赛常见答辩问题汇总2.docx VIP
- 2025年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小升初必考题数学检测卷含解析.doc VIP
- 小学人工智能校本课程《会听的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教学设计.pdf VIP
- EVE各族战舰介绍及装配.doc VIP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小升初总复习数学精选精练含解析.doc VIP
- 报刊客户的营销方案(3篇).docx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90分)——“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1).pdf VIP
- 纺织企业(印染厂)全套组织架构、部门岗位职能设计及全套企业管理制度汇编(拿来即用).docx
- 电网物资质量检测能力评价导则(试行).docx
- 贵州省教科院贵州省教育学会教学设计论文评选结果.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