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陶渊明专题教案教程
《走进陶渊明》
教学目标1、了解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他的生活经历,体会其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全面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意义。2、分析体会陶诗歌平谈质朴的语言特色。3、初步学会诗歌分析、诗歌赏鉴的技巧。
教时安排
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和思想性格
一、导入
以初中所学陶渊明的作品导入
二、陶渊明的时代与生平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不过到了他,家境已经没落。
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是对他十分不利的。这时,反动的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于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的压抑。陶渊明的曾祖陶侃虽以军功取得晋朝的高官,但本身并非门阀士族,在当时就已被讥骂为“小人”和“溪狗”,到了陶渊明时代,连这样的家世也没落了,他自然得不到社会的重视。
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一切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三十九岁时,他的思想有了更大的变化,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就是说本应该是忧道的,可是道不可行,那就只好躬耕自给了。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此后,他又作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为“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田的道路。
陶渊明的后期最值得重视的是他亲自参加了劳动。这就当时文人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封建社会和儒家思想本是鄙视劳动的,两晋南北朝士族尤甚。陶渊明却冲破了这种剥削阶级的意识,坚决地走上了躬耕自给的道路。
三、陶渊明的生平阶段
陶渊明(365?~427),友人尊他为陶征士,私谥靖节,世称陶靖节、靖节先生。曾任彭泽县令,因称陶彭泽、陶令。他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一生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一)、居家读书时期
这一时期从陶渊明出生到29岁。此间他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居家读书。
由于父亲早逝及战乱等原因,至陶渊明时家道衰落。陶渊明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是在柴桑农村度过的。此间他潜心学习经籍。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陶渊明俨然是个超脱“尘事”、忘乎“世情”的读书郎。
其实,陶渊明并没有完全忘却“尘事”与“世情”,他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有三个志向:一是忠君孝亲,二是弘扬信义,三是诚心获显。这三个志向的宗旨是做一个“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的好官。
(二)、时仕时隐时期
这一时期从陶渊明29岁任州祭酒到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元年(405)辞去彭泽县令。此间他共四次出仕,担任过五个官职。
1、任州祭酒——陶渊明第一次出仕
陶渊明为扶济家境的“穷苦”,更为实现“大济于苍生”的“猛志”,29岁时走出书斋,应征为江州祭酒。
2、入桓玄幕——陶渊明第二次出仕
隆安四年(400),桓玄为督荆、司、雍、秦、梁、益、宁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以荆州为中心,拥有全国三分之二的地盘,一时声威大振,许多士人纷纷入其军幕以展大志。陶渊明大约在这前后入桓玄幕任事。
3、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第三次出仕
4、任彭泽县令——陶渊明第四次出仕
(三)、归隐田园时期
这一时期从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到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四年(427)去逝。此间他曾于义熙末被征著作佐郎而不就,生活的主要内容是闲居、种田、读书和创作。
四、陶渊明的思想与性格
1、陶渊明的思想
陶渊明的思想历来都是研究者极为关注的论题,出现了所谓主儒家说、主道家说、主玄家说、主老子说、主庄子说、主儒释道合一说的分歧与考辨。陈寅恪称陶渊明“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是有卓识的。我们这里主要以其辞彭泽令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来加以说明。前期尚积极谋仕,但也向往隐逸生活,追求精神自由。后期走向归隐 ,陶渊明的反复出仕和反复归隐,其思想根源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
造成陶渊明“入世”情怀的原因,在于中国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造成陶渊明“出世”情怀的原因,在于中国道家思想的长期感染。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家要求每一个读书人忠君报国,建功立业,光宗耀祖,而当读书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时,便会想到道家的“自然而然”“无为而为”“顺其自然”,归隐田园。
可以说中国古代社会的知识分子几乎都是在儒家和道家的熏陶下成长,都是在建功立业和渴望归隐之间徘徊。。文学史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李白,一方面大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测试与竞赛200题教程.doc
- 防煤层自燃安全技术措施教程.doc
-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教程.doc
- 防灾科技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期末练习1教程.doc
- 防撞栏挂板施工方案教程.doc
- 防爆设备标准及检查方法教程.doc
- 防空地下室施工注意事项教程.doc
- 防雷击知识安全教育教程.doc
-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3教程.doc
- 防雷填空题库教程.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