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名学文科的女孩同时被美国3所大学录取
一名学文科的女孩同时被美国3所大学录取……昨日从武汉一中获悉,该校高三(11)班女生刘曾收到爱荷华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伍斯特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其中伍斯特理工学院还给出了3.2万美元的最高奖学金——“校长奖学金”。
刘曾昨日告诉记者,她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接触英语,经常访问各种英文网站,和国外的朋友交流。
班主任胡翔介绍:“刘曾的成绩并不突出,但她自主学习的意识很强。”刘曾的母亲对女儿的认识是:有主见,凡事自己做主。
2008年,刘曾从常青一校考入武汉一中。在初中就特别喜欢电脑的刘曾,主动向信息学老师申请担任课代表,并全程参与了信息学奥赛培训。尽管后来因故未能参赛,但她学到不少编程知识,自己还编写了一款背单词软件。
高一下学期,学校分文理科。出乎意料的是,对信息学和物理特别感兴趣的刘曾选择了文科。她还说服父母让她去美国做一年交换生:“美国的高中不分科。我想在国内学好文科,出国后再加强理科的学习。”
根据自己的计划,刘曾高一和高三年级在武汉一中读书,“我高中学的是文科,但对自己喜欢的计算机和物理,一直没有放弃自学”。她白天跟班学习文科课程,晚上回家后自学理科教材,每晚还在网上学一节美国高校的开放课。
读高二时,刘曾以交换生的身份到美国密歇根州荷兰市的西渥太华高中求学。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里,她却如鱼得水,不仅参加机器人校队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大奖,而且在物理奥赛中夺得地区联赛金奖。
去年,已经回汉的刘曾在SAT考试中取得2020分(满分2400分)的好成绩。她向美国9所高校发出申请,结果被3所学校录取
他?6年4次参加高考都落榜却不气馁,第5次终于榜上有名
他 自考读本科,工作后考上研究生,考过公务员,进京考入新华社和央视他
他 今年将再次走进考场,参加吉林大学博士生考试
■实习记者 杨兴/报道 张景泽/摄
本报讯 昨日,梅河口市的侯远东拿到了2011年吉林大学博士生考试的准考证,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从1987年开始,先后参加了5次高考,并在1993年考入了通化财经学校,在2008年又接到了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今年3月19日他将再次走入吉林大学的博士生考试的考场。在他看来,这么多年是“不要脸”精神一直支持着他前行,他也希望通过自身经历,给迷茫中的学子点亮一盏明灯。
连番受挫?两次高考梦碎暂别校园?
侯远东今年42岁,一副近视眼镜架在他挺拔的鼻梁上,感觉很斯文。1987年夏天,18岁的侯远东第一次参加高考,“当时的升学率相当低,文科只有7%,理科只有10%,能考上中专就不错了。”侯远东提起往事有些激动,但是成绩下来后,由于偏科,他的第一次高考梦破碎了。
一年后,他再次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不幸的是他再次落榜,“当年整个班级就考中一个。”侯远东说,第二次落榜后,他不再认为读书就是成材的唯一出路,“当时就想,干什么还不吃口饭。”于是他不打算再复读了,暂别校园。侯远东看着身边的朋友、同学有的去当兵,有的进了工厂,他的心像长了草一样寝食难安。转眼间已经是1989年,那一年侯远东的父母同时下岗,从此生活变得拮据,为了赚钱,他毅然决定去蹲市场,在此期间他白天走街串巷卖冰棍、果蔬,晚上则挑灯夜读。
越挫越勇?两次落榜不放弃终圆梦?
那时的侯远东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当一名记者,于是“奋笔疾书”,边打工边学习,很多作品被一些报纸所采用,“豆腐块”、“萝卜条”渐渐多了起来,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人们的流言飞语,“当时周围的人都认为我不务正业,没有正式工作,都瞧不起我。”侯远东说,为了给爸妈争口气,时隔两年后,1991年他再次走进校园,可当年高考他还是名落孙山。???
经过社会的洗礼,再次步入校园的他选择了与外界隔离的方式来复习,学校和家,他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但由于心理压力过大,1992年他又落榜了。1993年,在继续复习与不再复习的挣扎中,他再次毅然走进校园,准备第五次高考,为了成功,他每天都是最后一个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9月4日,侯远东终于接到了通化市财经学校的入学通知书,终于“中举”了。
成功心得?不惧非议不回头终成功?
在侯远东的求学路上,他的父母无疑给了他很大支持与鼓励,虽然家境不好,但父母对儿子高考还是充满信心。“在我爸妈看来,他们把全部希望都押在我一个人身上了。”侯远东说,他家5口人,他还有一弟一妹。1989年,在侯远东最为艰难的时期,父母双双下岗,为了维持生计父亲去蹲市场,母亲工资也相当微薄。由于自己屡次失败,身边的一些人都戴着有色眼镜看他,在这样的条件下,侯远东仍没有放弃梦想,回首过去他充满了对父母的感激。与父母的支持不同的是,侯远东的爷爷在孙子两次高考不中后,甚至对侯远东的父亲放出狠话,如果侯远东能考上,他就不再姓侯。为此年轻的侯远东愧疚不已,甚至把爷爷说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