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与人类生态第八章短期快速的环境变迁
到了夏季可供農作植物生長的水量便明顯不足 所以全年實際不足水量便高達170mm 圖8-5d 提供植物生長的水平衡 圖8-5e a-d水平衡要素關係 水平衡季節變化的觀點 透過水平衡季節變化的觀點(相對應的乾季、雨季、缺水月份、水量過剩月份),地理學家便可充分掌握特定地區水分短缺狀況,從而提供相關之灌溉需求評估資訊 例如,台灣南部的冬季受行星風系副熱帶高壓帶籠罩(參考行星風系圖),形成冬季乾旱現象,遂造成來年春耕缺水問題 台灣實例:民國75年春雨晚到 台灣地區曾因春雨晚到2週,使該年春耕順延2週,連帶第二期水稻也晚了2週才進行 結果,台中以北的水稻在灌漿期時,因氣候變得太過乾燥(秋高氣爽),使水稻無法順利化育米漿注入稻殼中,造成普遍歉收 這種氣候的不確定性,往往會引發地區性飢荒的出現,造成嚴重的社會、經濟、治安等問題 熱帶赤道地區實例 目前全球性飢荒問題主要集中在熱帶地區。 水平衡觀點:也可用來評估熱帶地區的農業發展問題 熱帶地區的氣候,終年氣溫變化和緩,往往氣溫日變動幅度會遠大於季節性的變動幅度 亦即可用水量的季節變化,通常是雨季和乾季期的影響較大,氣溫並非主要的影響因素 全球熱量分布:紅色最熱,藍色最低 風帶位移 赤道地區降雨:主受行星風系東風帶氣流輻合所支配。 東風帶會隨著太陽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而移動位置 (風帶位移)。 東風帶位移的範圍僅在南、北緯10度之間。 因此,理論上在一年內東風會因位移而給赤道地區帶來二次雨水(3-4月、9-10月)。 至於東風帶邊緣的南、北緯10度附近,一年則會有一次降水(6-7月),而問題也就出在這裡。 非洲熱帶草原區 北緯10-15度之間是著名的撒哈拉沙漠 位於沙漠南緣的草原區,近50年來,氣候卻持續乾旱。 在真實世界裡,原本一年應有一次的降水,若未能因風帶位移而出現,取而代之的便是造成哀鴻遍野的飢荒。 這種環境不確定性,所造成的傷害,難以估算 未來,伴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加,非洲的飢荒問題將更加嚴重,如何有效解決,將是21世紀人類最大的考驗 非洲撒哈拉沙漠 The End! 環境與人類生態第八章 短期快速的環境變遷 章節安排 8-1 氣溫變化 8-2 水平衡的季節變化 8-1 氣溫變化 短期快速的環境變動實例: 可以每日或一年為期的四季轉換等輪迴類型來說明 日夜變化 日變動可以地球繞行太陽作為代表(圖8-1)。 地球公轉太陽一周需365.26天,同時每天自己也自轉一周,需23.94小時。 每天: 日、夜規則的變換,人類生物時鐘也相應作息,心跳、血壓、排尿,甚至性生活,都各有其日常韻律。 人們早已熟悉習慣此一變化,而忽略了其中的變化規律。 海陸風 就地理環境而言,一天內環境變動主要反映在地表熱力分布差異。 日間地表吸收太陽輻射能,氣溫上升;夜間則熱量散失,氣溫下降。 一天最高氣溫,通常發生在下午1點;最低氣溫則發生在清晨5點。 日夜交替、地面溫度升降,促成海陸熱力對比與反轉效應,形成海陸風。 日間陸地熱,海風吹向陸地,夜間則相反,由陸地吹向海洋(圖8-2) 圖8-2 海陸風形成示意圖 季節變化 地球繞行太陽公轉,因自轉軸傾斜23.5度,導致陽光直射範圍的變動,促成四季氣候的不同發展 南北半球呈對比的氣候環境(圖8-3) 圖8-3 季節轉換 春分(Spring equinox):太陽直射赤道,熱力作用均勻分布於南北半球 春分(0320-21)之後,陽光開始直射北半球,北極進入永晝。 南半球則逐漸冷卻,進入秋季冷涼氣候 秋分(Autumnal equinox):太陽在一年內第二次直射赤道, 秋分(0922-23)後,陽光開始直射南半球,南極進入永晝。 北半球則逐漸冷涼,進入秋季冷涼氣候。 夏至(Summer solstice):夏至(0621-22)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Tropic of Cancer),熱量集中在北半球,形成北半球夏季炎熱環境, 北極圈成為永晝;南半球則為寒冬,南極圈成為永夜。 冬至(Winter solstice):冬至(1221-22)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 (Tropic of Capricorn)熱量集中在南半球,南半球進入炎熱夏季, 南極圈成為永晝;北半球則為冬季,北極圈成為永夜。 季節轉換:春分、夏至 春分 Spring equinox 太陽直射赤道,熱力作用均勻分布於南北半球 春分(0320-21)之後,陽光開始直射北半球,北極進入永晝。南半球則逐漸冷卻,進入秋季冷涼氣候。 夏至 Summer solstice 夏至(0621-22)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Tropic of Cancer) 熱量集中在北半球,形成北半球夏季炎熱環境,北極圈成為永晝; 南半球則為寒冬,南極圈成為永夜。 季節轉換:秋分、冬至 秋分 Autumnal equinox 太陽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