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发展水保旅游产业的实践.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泾川县发展水保旅游产业的实践.doc

  泾川县发展水保旅游产业的实践   [ 论文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旅游 产业甘肃泾川   [论文摘要]泾川县在治理程度高、具有区位比较优势、具备深层次开发条件的小流域内,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建立水保旅游产业基地4处,改善了县域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为县域 经济 的 发展 创造了条件。介绍了水保旅游产业基地建设的背景、现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   1 水保旅游产业的提出和发展现状   1.1 水保旅游产业的提出   泾川县是西王母民俗文化的发祥地,县内有西王母宫、南石窟寺、温泉等 历史 和天然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生态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发展,我县积极探索开发水保旅游产业的路子。县内2480条沟壑基本绿化,建各类水保蓄排工程3·68万座(处),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82·4%,林木覆盖率达34·9%,林草覆盖率达59·5%,先后涌现出茜家沟、官山沟、田家沟等治理开发典型。2002年《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泾川人的自豪》和评论员文章《山川秀美大有希望》,充分肯定了我县生态环境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同年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态立县,旅游活县”战略,要求把泾川的旅游产业尽快纳入西部特色旅游的大体系、大框架中,从此全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水保、生态 工业 、生态旅游业等以生态为基础的产业。   1.2 水保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生态旅游被誉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无烟产业,它集生态、社会、经济、示范效益于一体,能使广大旅游者在享受旅游快乐的同时也受到应有的警示 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生态环境建设,把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 自然 的和谐,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向往美好是人类固有的本性,追求猎奇是人类活动的客观 规律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设法适时避开烟雾笼罩、 交通 拥挤、噪音充斥的 现代 城市,而回归大自然中去欣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呼吸新鲜洁净的空气,感受鸟语花香、清风明月中的诗情画意。水土保持生态旅游正是挖掘自然旅游资源,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现代休闲娱乐融为一体的旅游业。我县在距县城较近的临近国道312线的沟道、山坡开展园林式治理,开发、建设水保旅游产业基地4处,景区面积达820hm2。   (1)田家沟生态风景区。该区是在田家沟水保试验示范站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治理前,流域内林木稀疏,水土流失严重。至2001年底,经过各类水保措施的综合配置、优化组合,共修通道路10条7·2km,完成综合治理面积80hm2,治理程度达85%,其中建各类观光经济园26hm2,兴修大型提灌工程1处,发展鱼塘2hm2,建淤地坝2座、骨干坝1座,发展坝地8hm2,走出了一条立足山地果树生产,种草、养畜、育苗多种经营,建立高效经济循环体系的水保生态农业的路子。2002年,为进一步挖掘水土资源潜力,扩大经济效益,以田家沟试验示范站为中心,计划用3~5年时间建成国道312线上的王牌旅游景点。经邀请省内外水保、旅游界专家、学者现场论证,县“四大家领导”联席会议批准,按照“因势造景,因景造势,分年实施,纵深开发”的要求,建设田家沟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水保生态风景区。目前,主景区面积扩至240hm2,区内实现了“三通”,建有观光果园、珍稀植物园、珍奇动物园和蒙古营、亭阁、百鸟园、狩猎场、水上乐园、垂钓中心、儿童乐园、西王母民俗园、九龙池、飞流瀑布等人文景点20多处,造型园林、亭台楼阁、假山叠石、古桥石廊等园林景观建筑多处,建成2幢620m2民居式别墅1处,两层仿古式综合服务楼1幢,修建延安式窑洞4孔、蒙古包4座,可接待百人团体及会议,充分体现了风景旅游、文化展现、休闲度假的特色。   (2)官山沟生态旅游区。官山沟是我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最高、森林郁闭最好、林草品种最多的示范流域,它由最初修梯田、营造水保防护林到多品种配套的生态林,进而发展成为现今园林式的生态旅游区。流域内沟坡、沟道曲径蜿蜓,参天大树笼罩着沟沟岔岔,地表为厚厚的枯枝落叶和腐殖质层所覆盖,踩上去软绵绵的。林内飞禽走兽随处可见,加上空气新鲜、环境优雅,给人以“天地合一”的感觉。该沟已成为泾川县周边地区人们避暑、休闲、疗养的好去处,1992年被共青团甘肃省委列为青少年生态道德警示教育基地。基地教育广大青少年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呵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同时警示广大游客弘扬生态文明,保护生物多样性,倡导 科学 、健康、环保、文明的生活方式。   (3)瑶池沟人文生态景区。泾川县是西王母文化发祥地,“西王母降生处”的王母宫山即坐落于泾河和河的交界处,古丝绸之路依山脚走过。该沟多年来实行园林式治理,已修建各类小型蓄排工程20处(座),沟内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