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3语文国庆假期作业3有答案
初三语文国庆假期作业(三)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惬意(qiè) 怅惘(wǎng) 泛槛(làn) 稠密(chóu)
B.恍惚(huāng) 灌概(gài) 淙淙(zōng) 污垢(gòu)
C.精髓(suí) 繁衍(yǎn) 翘首(qiào) 籁籁(sù )
D.嶙峋(lín) 吝啬(sè) 攒聚(cuán) 贮藏(zhù )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玲珑剔透 如愿以偿 心往神驰 分道扬镖
生意盎然 千峰竞秀 清奇俏拔 浮想联翩
可见一班 含苞欲放 繁花似锦 梦魂莹绕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鼎湖山听泉》一文多处写到山泉,以泉水之美衬托山林之美。
B.《林中小溪》作者写小溪在林中自由自在地流向大海,抒发了恬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C.《飞红滴翠记黄山》一文从地质史上黄山的形成,写到黄山诸景——峰石、松树、烟云、日出和温泉,着力歌颂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伟大创造力和人类非凡的审美能力。
D.司马迁在《陈涉世家》中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例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句,充分表现了陈涉的非凡个性和远大抱负,写出了他强烈要求改变命运的愿望,同时点明了他领导起义的思想基础。
4.默写。(10分)
(1)晓战随金鼓,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2)月黑雁飞高, 。(《塞下曲》 卢纶)
(3)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王之涣)
(4) ,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5)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吴均)
(6)《捕蛇者说》中作者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是 ,点明本文中心的句子是 。
(7)写出古诗文中蕴含哲理或奉献的连续两句
, 。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分)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杨桦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代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发言说,增强青少年体质刻不容缓。
杨桦委员说,近几年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进行的多次调研,以及教育部等六部委连续25年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一些重要指标呈下降趋势,令人担忧。突出表现为:肥胖率日趋增长,超过“安全临界点”;心肺功能下降,运动能力趋低;视力不良检出率不断攀升。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问题是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
⑵请你针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问题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古诗赏析(10分)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4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