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35森林和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湘教版)
课时提升演练(三十五) 森林和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014·青岛模拟)下图为我国历史时期森林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②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③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
①沙尘暴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台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a地区为东北的长白山地区,属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b地区为我国东南林区,以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c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植被稀少;d为雅鲁藏布江谷地林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在东北林区。第2题,森林破坏在不同地区造成的环境问题也不同。e地区为我国西南地区,这里山高谷深,地形复杂,若森林植被遭破坏,容易诱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水土流失。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据此回答3~4题。
3.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3.A 4.B
解析:第3题,读图可以看出,距地面6米以内,风速最低的是图①,故防风效果最好的是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第4题,华北平原位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宜选择的防护林树种应是下层有灌木的阔叶密林。其他三幅图均是针叶林。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回答5~6题。降雨
量
mm 降雨强度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径流
量/L 泥沙
量/kg 径流
量/L 泥沙
量/kg 径流
量/L 泥沙
量/kg 径流
量/L 泥沙
量/kg 33 弱 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强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5.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6.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5.D 6.B
解析:第5题,分析表格中泥沙量数据即可得出答案。第6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相同降雨强度下,坡耕地的径流量和泥沙量最大,说明不利于水土保持,其生态效益最差,即可排除②;把“荒草地”和“油松幼林地”的两组数据对照可以看出,荒草地的水土保持效果较好,所以不能简单地说“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可排除④。
(2014·银川模拟)2012年10月25日8时,随着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跌至12米以下,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正式进入低水位期。读鄱阳湖位置示意图,回答7~9题。
7.要监测鄱阳湖面积的变化,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8.2012年10月以来,造成鄱阳湖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 )
①赣江流域降水减少
②湖泊水补给长江水
③周边地区引水灌溉
④气候干旱,蒸发加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鄱阳湖周边地区耕地不足,人地矛盾尖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鄱阳湖周边地区应( )
①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②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工业
③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
④修建电站,开发水能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7.A 8.A 9.B
解析:第7题,遥感技术可用于生态环境的监测,能够持续监测湖泊等湿地面积的变化。第8题,10月份长江流域进入少雨季节,鄱阳湖上游赣江流域的来水减少;同时长江干流进入枯水期,鄱阳湖湖水补给长江水,因而水位不断下降,面积减小。第9题,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工业,既充分利用了湿地资源,增加了收入,又使湖泊得到有效的保护,有利于当地的持续发展。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湖区周围落差小,水能不丰富,不能开发水能资源。
读20世纪50年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1-2世界重要区域(湘教版).doc.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1-3世界主要国家(湘教版).doc.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1常见的天气系统(湘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2-1中国地理概况(湘教版).doc.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2-2中国区域地理(湘教版).doc.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3水循环(湘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4洋流(湘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湘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9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湘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地球与地图(湘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36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湘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37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湘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38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湘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湘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40世界地理概况(湘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42世界主要国家(湘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43中国地理概况(湘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44中国区域地理(湘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5-1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湘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5-2人口迁移(湘教版).doc
最近下载
- 河南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图集.docx VIP
- 别克英朗GT说明书.docx VIP
- 洪水计算(推理公式法).xls VIP
- 初中音乐 西南师大课标版 七年级上册 走进歌乐山 《走进歌乐山》 课件.ppt VIP
- (高清版)DBJ∕T 13-278-2025 《福建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pdf VIP
- 带式输送机头尾部基础荷载计算书.xls VIP
- 建筑《工程质量》首件验收制度.docx VIP
- (高清版)DB21∕T 4071-2024 沥青路面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中国冰沙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9版.docx
- Word操作培训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