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世纪中国戏曲传播的时代背景.doc
20世纪中国戏曲传播的时代背景
摘 要:20世纪戏曲传播离不开其特殊的背景。支撑20世纪中国戏曲传播的社会背景主要体现在变革的主调、现代传媒的兴盛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三个方面。20世纪变革的主调把戏曲艺术引入现代社会,成为社会话题广泛传播。现代传媒的兴盛使戏曲传播摆脱了以往单纯的人际实有空间,找到了新的传播渠道和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20世纪戏曲传播伴随着本时期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与结果,在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戏曲的表现内容、表现形式、组织形式和传播形式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关键词:戏曲艺术;变革;媒介;社会结构;戏曲传播;背景
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识码:A
一、变革的主调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是安宁的中国出现危险信号的一年。这年六月,英国远征军因鸦片输出受阻而封锁了广州珠江口,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了。
以自然节奏为支撑而形成的农耕文化社会中的中国人的生活是安宁的。在这种自给自足、不需要太多往来的封闭环境中,中国人“乐天知命”的人生观中蕴藏着对于享乐的追求。这种追求与英国商人和一批中国奸商对于利益的追逐相贯通,加上大清帝国的积弱与保守,使来自西洋的鸦片获得了在中国土地上输入的机遇。
但这种药品腐蚀的是国人的身体,消耗的是中国的白银,一旦流行,就可能使中国文明被彻底击垮。因此,一部分志士仁人就开始发出反对鸦片的呼声。时任鸿胪寺卿的黄爵滋在《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中直陈“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①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在《钱票无甚关?K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中指出:“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钜,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 ②因此,一场以鸦片为导火索的战争爆发了,中国的国门也因此而被强行打开。
国门的打开迎来的是国家未卜的前途和命运,西方列强争相涌进、一项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一场场反侵战役的失败使清政府开始感到无力招架,社会变革不可避免地开始了。面对“野蛮”而又陌生的西方文化和自己已经习惯了的传统文化,中国到底该怎么办?从政府官员到知识分子都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因此,从近代开始,守住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全盘西化一直争论不休。从“洋务派”所提倡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戊戌变法”所提倡的变法维新的革新运动,这场争议后以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为总结,奠定了中国社会在整个20世纪的发展基调。
纵观20世纪,无论中西文化之间的对立如何尖锐,从整体上来看,我们的国家走了一条中西文化相结合的路子。
而事实上,西方文化的引入,是传统的中国农耕文化所难以抵御的。这种难以抵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民主思潮的必然趋势、科技革命的不可避免和世界文化融合的强大需求。
从19世纪末的改良运动,到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民主与科学成为20世纪中国变革的两架马车。民主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新型国家,科学冲击着封建观念,各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各种科学观念和技术的引进都体现出科学对于整个20世纪中国发展的推动。世界文化的融合也是影响20世纪中国的重要因素。科技革命的浪潮推进了新型经济形式的产生。科技革命自19世纪中叶开始就一直影响着中国。西方列强的东进与科技革命带来的新型经济形式的要求密切相关。无论是以战争、外交的形式,还是以其他形式,科技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冲击都与新型经济不无关联。禀赋传统农耕文化的中国在20世纪被民主、科技、世界文化的交融所包围,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中国的变革成为必然。
但变革并非轻而易举之事。观念和习惯的革新是变革中的中国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自19世纪末期的改良运动到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担负起启蒙的先驱。变革是有主调的。这种主调集中体现于一大批知识分子对于农耕文明支配下的传统的不同态度。戏曲艺术是在农耕文明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从内容、形式到演出模式,都携带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诸多基因,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有强大的影响力,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此,针对戏曲艺术的态度就成为在观念上影响20世纪戏曲传播的主调。
19世纪末,以严复、梁启超、陈独秀等人为首的知识分子因戏曲艺术的广泛社会影响而把戏曲定位为开化民智、改良社会的工具。为了让戏曲发挥此种担当,他们也提出针对戏曲自身的改良意见。例如1904年9月10日,陈独秀(三爱)在《安徽俗话报》第11期发表的《论戏曲》一文中就提出从“宜多新编有益风化之戏”、“采用西法”、“不可神仙鬼怪之戏”、“不可演淫戏”、“除富贵功名之俗套”等五个方面改良戏曲。这种看法代表了改良派人物对于戏曲艺术的基本观点。在这种观点的推进下,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安徽省(初三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地理真题试卷(含详解) .pdf VIP
- 2025-2026学年高三年上学期数学教学进度参考表 .pdf VIP
-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ABB)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上海市】医疗服务收费标准.pdf VIP
-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体育全册教案.pdf VIP
- 2024年首届全国工程监理行业知识竞赛题库.pdf VIP
- 丁立梅父亲的菜园阅读训练及含答案.doc VIP
- 2025年七年级英语秋季开学第一课(全国通用)(课件).pptx VIP
- 发展党员全流程培训.pptx VIP
- 2025年秋季1530学生安全教育记录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