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死”之委婉语词汇表现.doc
“死”之委婉语词汇表现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6A-0078-01
委婉语,是指“当人们不愿意说出禁忌的名物或动作,而又不得不指明这种名物或动作时,就用动听的词语来代替,用隐喻来暗示,用曲折的表达来提示。”①古今中外使用委婉语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而中国早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委婉语的雏形――避讳、禁忌。人们撇开禁用或者是不雅的词语,就得用一个意义相对应却利于语言表达的词语来代替这个空缺,因此形成了委婉语。
委婉语可以说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润滑剂,“如果没有委婉语,世界的运转会因磨擦而停止,人们将充满仇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委婉语是人们交往过程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有效的语言形式。委婉语同时也是文明礼貌语言的一种,社会生活十分复杂,无所不包,在人际交往中,所交谈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时候一些听起来不太文雅、不太吉利的话,需要表达而又不便于直接表达,只好选用间接、委婉而又能为人所理解的话来代替。而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对死亡总有一种恐怖而神秘的感觉,所以一般都不愿意直说出“死”字,这样就使得汉语中可代替“死”的委婉语就有数百个之多。古代汉语中对于死的界定更是等级森严的,早在《礼记?曲礼》中就有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日芫,大夫日卒,士日不禄,庶人日死。”甚至就连感情色彩、年龄、方式都是有区别的,如未成年死去曰“夭”,年轻女子去世说“香消玉殒”等。在现代汉语中许多的古词汇已消亡,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表示死的委婉语,用于正式场合的:逝世、辞世、离世、去世、谢世、长眠、亡故、故世、故去等,口语表达中形象的:见马克思、翻白眼、翘辫子、咽气、吹灯了。
现代汉语中“死”的委婉语的词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 告别世间
逝世、辞世、离世、去世、寿终、与世长辞等,这一类词表示对死者离去的一种惋惜,虽然没有身份地位的限制,但是一般用于相对比较正式的场合或者语境当中,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如在《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肖邦作为一个大艺术家,是享有人们的尊重的,而这里的“与世长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肖邦逝去的痛惜与悲伤之情。
(二) 消陨殆尽
多用于比较重要或者是对社会有过重大贡献的人物,陨落、陨殁、陨零等。星辰是一种光芒的象征,而重要的人物就好像是星辰,给人们以光亮、希望,他们的死亡,犹如星辰的陨落。冰心的《悼郭老》:“他并没有陨落,他永远不会陨落。”郭沫若先生的作品曾给彷徨的中国人民引导方向,在这里冰心先生用“陨落”一词来婉称郭老的逝去,是符合他的身份地位的。另一种却是多用于比较随意的场合,如没了、去了、走了、不会回来了、灯枯油尽等。同样是消失,有的死亡就称为“巨星陨落”,而有的就仅是“没了”、“去了”,这并不是说对死者的不尊重,而是为了安慰生者。如果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的父亲陨落了”,这恐怕是不合适的,而说“你的父亲去了”,这样子不仅是一种委婉语,而且还弱化了感情,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励。
(三) 仙升而去
这一类词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多见,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鬼神没有充分的认知,总是认为人们死了之后有两个去处,下地狱或者是仙升而去,而人们在提到死时说是仙升,这反映了生者对已故之人的良好祝愿。古代汉语中多见的词为:仙化、仙逝、登仙、仙游等等,在现代汉语中人们依然有称“死”为“仙升而去”的表示,但却更加口语化了,如:升天、西去、驾鹤西去,有的甚至是贬义的,如归西,但是却用了比较文雅的字婉称了“死”这个不吉利的字眼。
(四) 长眠不醒
死的状态就好像是睡着了一样,生者为了安慰自己与别人,就告慰自己说是死者睡着了,而睡觉会醒来的,就好像死者还在身边一样。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就有这样的描述:“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永远的睡着了”表达了悼者的一种心愿,希望马克思仍与我们同在。
(五)为正义事业而献身
做正义事业的人,往往具有崇高的信念,而他们的工作也常常是面临危险的,正是因为他们的高危工作,使得人们对他们是敬佩有加,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人更是人们钦佩的对象。常用的婉称有牺牲、殉职、殉难、捐身、为国捐躯、杀身成仁、英勇就义等。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若得着死难者的热情的全部,便可以追他们的踪迹,杀身成仁了。”无一不是饱含着生者对英雄们的敬慕之情。
(六)事发突然
由于人们对死亡的恐怖,而使得人们不愿意直面它,所以当听的死讯时便会感觉到事发突然,是因为不愿死者离去。这类词有溘逝、溘然、猝然、呜呼等,表示事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