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堆积到新闻解读.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信息堆积到新闻解读.doc

从信息堆积到新闻解读   网站决胜不全在于发布速度的一秒两秒之差或信息条数多少,网民需要更有价值的新闻解读。   2005年4月以来,人民网在主页右上角显要位置推出一个全新栏目“第一解读”, 这个栏目每天早上选取网民最关心的一个新闻事件,一方面全面报道事件的各方面情况,另一方面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的解读。“第一解读”作为网上第一时间解读新闻的一个新的新闻品种,推出后即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也得到一些学者的肯定,每天的“第一解读”都上了人民网的新闻排行榜。   网友和学者对“第一解读”的认可,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他们对当前网络新闻不足的一种反应。目前网络新闻存在许多不足,其中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便是信息的堆积。几乎所有网站每天都在堆积大量的信息,人民网、新华网这样的新闻网站每天发布的新闻条数在3000―5000条左右,新浪、搜狐这样的商业网站每天发布的信息更多。大量的新闻信息一方面使得网站内容十分丰富,另一方面,却使得网站新闻内容显得庞杂而粗浅。   信息堆积的三大表现      首先表现在网站报道片面追求快,却失之于浅。如遇突发新闻时,网站为争第一时间,迫不及待地抢发消息。不仅抢重要进展,还抢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由此出现大量的一句话新闻,其中一些并没有多少新闻价值。   其次表现在网站报道片面追求新闻多,但失之于杂。如有的新闻事件报道堆积上百条新闻,信息看似很多,实际上是信息泛滥,让读者眼花缭乱,“无从着眼”。网友囫囵吞枣地摄入许多支离破碎的信息,结果是信息过载,鱼目混珠,使得受众不得要领,一头雾水。   再次表现在网站报道片面追求“全息报道”,失去观点和立场。目前网站对事件的报道习惯于搜罗各方面的信息,不加选择地统统罗列没有分析,没有评论。这种貌似全面、客观的春秋笔法,从积极意义来说是发表各方面的声音,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逃避了媒体的责任――没有尽力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情的本质,没有尽到引导正确舆论的义务。   目前网站主要是转载各方面新闻,但是信息源头良莠不齐。对各种各样来源、形形色色的信息内容不加选择地照本宣科,有闻必录,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去按照事物的内在规律排列整理,不在读者的信息盲区进行补白,就是把四面八方的传闻一股脑地拽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想、去琢磨,这样做的结果会使读者对事件的印象可能是片面、模糊的,甚至是扭曲的,读者不能完全理解事件的深意,有时还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这样网站作为媒体就失去了社会守望者的意义,过度的“全息”报道使得网站相当于一只一有动静便乱叫的“笨狗”,而不是一只能辨认熟人与强盗的“聪明狗”。这种“狗”会起到过度预警的作用,但会使主人茫然而且很累。      信息堆积的原因      造成网站新闻信息堆积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目前网络新闻通行的“重收集轻编辑”的新闻发布模式,即主要关注如何更多、更快的收集和发布其他媒体的新闻信息,而相对忽视对新闻的加工处理。各网站于是就比拼谁发得快,谁发得多了。很多时候网络新闻的竞争,演变成了打字员和操作员的手脚利索程度的竞争,演变成了网络数据抓取和网页发布技术的竞争,而更需人的智力的编辑活动退到次要的地位。渐渐地信息堆积成了网站新闻发布的范式。   在此思路下,网站在内容架构设计上也表现出信息堆积的理念。现在的网站框架都搭得特别大,动辄开设几十个频道,有的多达60多个频道,频道之下又设几十个子频道或栏目。一个频道就是一个领域,一个网站开几十个频道就相当办了几十张专业报纸。众所周知,现在没有一个网站的人力够办好几十张报纸的。有的网站一些频道就一两个 人,有的甚至一个人管几个频道。试想,这样少的人力要对付这么庞大的内容结构,编辑唯一好做的就是不假思索地粘贴信息,剩下就没有多少精力去策划、思考、评论了。久之,堆积信息成了网络编辑的日常工作,反过来,网站管理者也据此编辑方式设计岗位,于是网站形成一套信息堆积的新闻运行机制。   信息堆积的新闻模式使得各网站都在用同样的原料和同样的加工方法制作新闻,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目前“千网一面”,网站内容大同小异,严重同质化的局面。      由信息堆积到信息梳理      不可否论的是,网站信息的堆积,使网民获得从未有过的丰富的信息,使得网站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由于网络的广泛覆盖性,经网络转载后新闻的受众往往比源媒体扩大几百倍甚至上万倍。但由于网络新闻没有自己的声音,缺乏自己的见识,网站只能算是“消息灵通人士”,而不是“意见权威人士”。这使得网络作为媒体的影响力大打折扣,网站在媒体价值意义上或思想影响力意义还不能与传统媒体相提并论。因此如果网络新闻陶醉在目前模式的成功之中,那就有点过于自满了。   人民网“第一解读” 推出正是对上述问题的长期思考而进行的探索。“第一解读” 的基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